肺栓塞的症状体征
肺栓塞有多种临床表现,呼吸困难约占80%,多为突然发生且活动后加重,机制是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致低氧血症;胸痛包括胸膜炎性胸痛和心绞痛样胸痛,前者较常见、部位不固定等,后者因冠状动脉痉挛致心肌缺血缺氧;咯血常为小量、24小时内出现;晕厥可为首发或唯一症状,因肺动脉高压致脑供血不足;部分患者有烦躁不安等表现;体征方面呼吸系统有呼吸急促等,循环系统有心动过速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
一、呼吸困难
特点: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症状,约占80%。多为突然发生,活动后明显加重。其发生机制主要是栓塞导致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进而引起低氧血症。例如,有研究表明,肺栓塞患者中约80%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表现,且这种呼吸困难往往较为急促,患者自觉空气不足。不同年龄人群中,老年人可能因基础肺功能较差,呼吸困难表现相对更明显;儿童肺栓塞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呼吸困难也是重要表现之一,可能与儿童呼吸代偿能力相对较弱有关。
二、胸痛
特点:包括胸膜炎性胸痛和心绞痛样胸痛。胸膜炎性胸痛较为常见,多因栓塞部位累及胸膜所致,疼痛部位不固定,可在单侧或双侧,深呼吸或咳嗽时加重,约占40%-70%。心绞痛样胸痛则是由于栓塞引起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缺氧导致,疼痛性质类似心绞痛,但程度更剧烈,持续时间更长,约占40%。不同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生,但具体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卧床、缺乏运动的人群可能因血液高凝状态更容易发生肺栓塞相关胸痛,而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发生肺栓塞时更易出现类似心绞痛的胸痛表现。
三、咯血
特点: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见。多在肺栓塞发生后24小时内出现,主要是由于肺梗死导致肺泡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据统计,约11%-30%的肺栓塞患者会出现咯血症状。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肺栓塞出现咯血的情况相对较少见,而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等因素,咯血表现可能与其他疾病导致的咯血需要仔细鉴别。
四、晕厥
特点:可为肺栓塞的首发或唯一症状,约占11%-20%。发生机制主要是肺栓塞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排出量急剧减少,脑供血不足。例如,当肺栓塞面积较大时,可迅速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导致患者晕厥。不同性别中,晕厥在男女肺栓塞患者中均可发生,但具体发生概率可能因个体的心肺功能等因素有所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可能增加血液高凝状态的生活方式,会使肺栓塞导致晕厥的风险增加。
五、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
特点:患者常表现出情绪上的不安,可能与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导致的不适有关。约55%的患者可出现此类表现。在特殊人群中,如孕妇,由于其生理状态的特殊性,发生肺栓塞时出现烦躁不安等表现可能更需要谨慎评估,因为孕妇的心肺负担本就较重,肺栓塞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六、体征
呼吸系统体征:可出现呼吸急促,频率常>20次/分钟;发绀,由于低氧血症导致;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和(或)细湿啰音,部分患者可闻及胸膜摩擦音。例如,通过胸部听诊可以发现肺部的异常呼吸音等表现。不同年龄儿童的呼吸系统体征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的呼吸频率相对更快,肺部体征可能因儿童胸廓等解剖特点而表现不典型。
循环系统体征:可出现心动过速,心率常>100次/分钟;血压变化,可表现为血压下降甚至休克;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P2>A2)等。对于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血管系统的退行性变,肺栓塞导致的循环系统体征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更细致地进行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