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病变有何区别
大叶性肺炎通常起始于肺泡,病变范围较广,分四期病理改变,影像学呈大片均匀致密影;小叶性肺炎起始于支气管,病变范围多发性散在,病理是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化脓性炎症,影像学为两肺中下野内中带散在斑片状阴影,不同人群因自身特点对两者的起始部位、病变范围、病理改变、影像学表现有一定影响。
一、病变起始部位
1.大叶性肺炎:通常起始于肺泡,并迅速累及一个肺段或整个大叶。其病变是以肺泡为单位,呈大叶范围的炎症改变。不同年龄大叶性肺炎患者病变起始部位的病理生理基础相似,均是病原体首先侵袭肺泡引发炎症。
2.小叶性肺炎:病变起始于支气管,然后累及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多见于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人群,儿童由于呼吸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呼吸道防御功能较弱,病原体易从支气管侵入引发小叶性肺炎;老年人因机体功能衰退,呼吸道清除能力下降,也易出现支气管起始的炎症蔓延至周围肺泡的情况。
二、病变范围
1.大叶性肺炎:病变范围较广,可累及一个肺叶或肺叶的大部分。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大片状的致密影,涉及肺叶的典型解剖范围。不同性别大叶性肺炎患者病变范围差异不大,但男性吸烟人群可能因长期吸烟导致呼吸道防御功能相对更易受损,不过病变范围本身主要由病原体侵袭程度等因素决定,性别影响相对较小;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大叶性肺炎病变范围可能因自身免疫等因素与成人有所不同,但总体是按肺叶或肺段范围分布。
2.小叶性肺炎:病变范围呈多发性、散在性,以两肺下叶、背侧较为常见,病变是小叶为单位的灶性炎症。对于有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其小叶性肺炎病变范围可能相对更易扩散,因为基础疾病导致呼吸道结构和功能改变,利于炎症在小叶间蔓延。
三、病理改变
1.大叶性肺炎:病理发展通常分为四期,充血水肿期,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有浆液性渗出物;红色肝变期,肺泡内充满红细胞、纤维素等,质地变实似肝;灰色肝变期,肺泡内红细胞逐渐被白细胞取代,纤维素增多;溶解消散期,渗出物被吸收,肺组织恢复正常。各年龄大叶性肺炎患者病理改变过程相似,但儿童由于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可能在溶解消散期恢复相对更快;老年人组织修复能力弱,病理改变持续时间可能更长。
2.小叶性肺炎:病理改变主要是细支气管及周围肺泡的化脓性炎症,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有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内有脓性渗出物。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小叶性肺炎的病理改变中炎症反应可能更不典型,脓性渗出物的特征可能因机体免疫功能受损而有所不同;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等因素,肺部炎症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等病理表现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导致病情发展和病理进程与常人有差异。
四、影像学表现
1.大叶性肺炎:胸部X线或CT表现为大片均匀致密影,边缘清楚,累及肺叶或肺段的典型形态。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大叶性肺炎影像学表现可能因胸廓和肺组织的发育特点,与成人略有不同,儿童肺部含气量相对较多,可能使致密影的对比度稍有差异;老年人大叶性肺炎患者可能因肺部弹性减退等因素,影像学上的大片影边缘可能相对模糊一些。
2.小叶性肺炎:胸部X线或CT表现为两肺中下野内中带散在的大小不等的斑片状阴影,可融合成大片。对于长期吸烟的男性患者,其小叶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可能因呼吸道内原有较多分泌物等因素,与非吸烟人群略有不同,斑片状阴影可能更易与吸烟导致的气道改变相混淆;妊娠期女性小叶性肺炎患者,影像学检查时需特别注意辐射防护,但病情本身的影像学表现与非妊娠期人群类似,也是散在斑片状阴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