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肺气肿怎么治疗
阻塞性肺气肿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戒烟、呼吸训练)、药物治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氧疗(指征、方法)、康复治疗(运动训练、营养支持)和手术治疗(肺大疱切除术、肺移植术),各治疗方式有相应要点及注意事项,如戒烟可减缓肺功能下降,呼吸训练有腹式和缩唇呼吸等,药物使用需关注不同药物特点及不良反应,氧疗要注意指征和方法,康复治疗针对不同方面提升患者状况,手术有各自适应证和限制。
一、一般治疗
1.戒烟:吸烟是阻塞性肺气肿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可减缓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戒烟都能显著改善预后,降低疾病进展风险,无论患者处于何种生活方式,都应坚决戒烟。
2.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患者取立位、坐位或平卧位,一手放于胸部,一手放于腹部。吸气时用鼻吸入,尽力挺腹,胸部不动;呼气时用口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缓呼深吸,增进肺泡通气量。适用于各年龄段患者,能有效提高呼吸效率。
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如吹口哨样)缓慢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可帮助患者控制呼吸频率,减少呼吸困难感。
二、药物治疗
1.支气管舒张剂
β?受体激动剂:有短效(如沙丁胺醇)和长效(如沙美特罗)之分。短效β?受体激动剂可迅速缓解支气管痉挛,起效快,适用于缓解急性症状;长效β?受体激动剂用于长期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发作。不同年龄患者使用需谨慎,儿童使用应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
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可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出纤维,通过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其起效较慢,但持续时间较长。
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可舒张支气管,增强呼吸肌收缩力等。但需注意其治疗窗较窄,不同年龄患者对剂量反应不同,儿童使用更需密切监测。
2.糖皮质激素
对于反复急性加重且肺功能检查提示气流受限的患者,可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等。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有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感染风险增加等,在用药过程中需关注特殊人群的风险,如老年患者骨质疏松风险较高,需注意监测骨密度等。
三、氧疗
1.指征:静息状态下存在低氧血症(PaO?<60mmHg或SaO?<90%)的患者应进行氧疗。对于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长期氧疗可提高生存率。不同年龄患者氧疗时需注意吸氧浓度和流量的调整,儿童吸氧需特别注意氧浓度不能过高,避免氧中毒等不良反应。
2.方法:一般采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1~2L/min,吸氧时间每天不少于15小时。
四、康复治疗
1.运动训练
步行:根据患者的体能状况制定步行计划,逐渐增加步行距离和速度。适合各年龄段患者,能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
踏车:在运动平板或功率自行车上进行训练,可调节运动强度,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和呼吸功能。
2.营养支持: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合理的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呼吸肌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应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对于不同年龄和生活方式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如老年患者可能需要更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
五、手术治疗
1.肺大疱切除术:对于肺大疱体积大,占据一侧胸腔的1/3~1/2以上,临床上有症状,而肺部无其它病变的患者,可考虑肺大疱切除术。手术可使受压肺组织复张,改善呼吸功能,但手术有一定风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2.肺移植术:对于终末期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肺移植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供体短缺、手术风险及术后免疫排斥等问题,其应用受到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