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子宫内膜增生怎么办
子宫内膜增生分为单纯性、复杂性及不典型增生三类,通过病史采集、妇科超声、诊断性刮宫诊断,药物治疗(孕激素、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和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切除术),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治疗后需定期随访监测。
一、子宫内膜增生的定义与分类
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非生理性、非侵袭性的内膜异常增殖,根据是否伴有不典型增生分为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及不典型增生三类。单纯性增生为腺体结构异常,无细胞异型性;复杂性增生腺体结构更复杂但无细胞异型性;不典型增生存在细胞异型性,有进展为子宫内膜癌的潜在风险。
二、子宫内膜增生的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月经情况,包括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询问有无长期无排卵的情况,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存在排卵障碍,易引发子宫内膜增生;同时了解患者既往病史,如是否有雌激素替代治疗史等。
2.妇科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是常用方法,可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形态及血流情况。单纯性增生时子宫内膜可能增厚,呈均匀型;复杂性增生和不典型增生时子宫内膜增厚更明显,且可能有不均质回声等表现。
3.诊断性刮宫:通过刮宫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子宫内膜增生的金标准。能明确增生类型及有无不典型病变,对于有异常子宫出血等情况的患者尤为重要。
三、子宫内膜增生的治疗措施
1.药物治疗
孕激素治疗: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或不愿手术的患者。孕激素可抑制子宫内膜增生,促使其向分泌期转化。常用药物如黄体酮等,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来控制内膜增生。对于无排卵性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孕激素可周期性应用,调整月经周期,抑制内膜过度增殖。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LNG-IUS可释放左炔诺孕酮,局部作用于子宫内膜,抑制其增生,同时减少月经量。它能在宫腔局部维持较高浓度的孕激素,有效控制内膜增生,且全身副作用相对较小。
2.手术治疗
子宫内膜切除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且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通过手术去除子宫内膜,达到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等目的。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小,但有一定的复发风险。
子宫切除术:对于病情严重、无生育要求且合并其他妇科疾病需切除子宫的患者,可考虑子宫切除术。这是彻底治疗子宫内膜增生的方法,但需充分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及手术风险。
四、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女性,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排卵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孕激素等药物,以调整月经周期,创造受孕条件。同时,要积极治疗可能导致无排卵的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综合管理来改善病情。
2.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子宫内膜增生有一定恶变风险,需更密切监测。绝经后女性出现子宫内膜增生更应警惕恶性病变可能,对于适合手术的患者,应权衡手术利弊,综合考虑患者全身健康状况等因素。
3.有基础疾病患者: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子宫内膜增生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控制。例如,在使用孕激素等药物时,需注意药物对血压、血糖等的影响,必要时调整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确保整体治疗的安全性。
五、子宫内膜增生的随访
无论采用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患者都需要定期随访。一般建议治疗后每3-6个月进行一次妇科检查、超声检查及必要的病理检查,以监测子宫内膜情况,及时发现复发或恶变迹象,以便调整治疗方案。随访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症状变化,如月经情况、有无异常阴道出血等,根据随访结果给予相应的处理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