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怎么引起的
乳腺炎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乳汁淤积,包括乳头发育不良影响婴儿吸吮致乳汁排空不全、乳汁过多婴儿无法吸净以及乳腺导管堵塞影响乳汁排出,可通过孕期纠正乳头、调整饮食、保持乳房清洁等方式预防;二是细菌入侵,乳头破损、乳房卫生不良及产妇产后免疫力下降都易使细菌进入乳腺引发炎症,需注意哺乳姿势、乳房清洁、保证休息和控制基础疾病;三是其他因素,如年轻女性乳腺活跃、老年女性乳腺萎缩和免疫力下降、长期穿过紧内衣等不良生活方式以及既往有乳腺疾病史等都增加发病几率,要保持心情舒畅、选择合适内衣、定期检查和积极治疗原发病。
一、乳汁淤积
1.乳头发育不良:乳头过小、内陷等情况,会影响婴儿吸吮,导致乳汁不能完全排空,容易淤积在乳腺内。例如乳头内陷的女性,婴儿衔乳困难,使得乳汁排出不畅,增加了乳腺炎的发生风险。对于乳头发育不良的女性,在孕期就应进行适当的纠正,如使用乳头矫正器等。
2.乳汁过多:部分产妇乳汁分泌量过多,而婴儿食量有限,不能及时将乳汁吸净,多余的乳汁就会在乳腺导管内积聚。这种情况在产后初期较为常见,尤其是营养摄入过度、乳腺功能旺盛的产妇。建议这类产妇适当调整饮食,避免过度滋补,同时可以使用吸奶器将多余的乳汁吸出。
3.乳腺导管堵塞:乳腺导管本身的堵塞也是乳汁淤积的重要原因。脱落的上皮细胞、纤维蛋白等可能会堵塞乳腺导管,影响乳汁的正常排出。产妇在哺乳期间应注意保持乳房的清洁,避免挤压乳房,减少乳腺导管堵塞的发生。
二、细菌入侵
1.乳头破损:乳头破损是细菌入侵的常见途径。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过度吸吮等都可能导致乳头破损。破损的乳头为细菌提供了入口,细菌可沿着乳腺导管逆行进入乳腺组织,引发炎症。初产妇由于缺乏哺乳经验,乳头皮肤较为娇嫩,更容易出现乳头破损的情况。产妇在哺乳时应注意正确的姿势,让婴儿含住大部分乳晕,同时在每次哺乳后可涂抹羊毛脂软膏保护乳头。
2.卫生不良:乳房局部卫生状况不佳,如不及时清洁乳头、乳晕,容易滋生细菌。细菌可通过乳头开口进入乳腺,引发感染。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或产妇出汗较多时,更应注意乳房的清洁。产妇应每天用温水清洗乳房,更换干净的内衣。
3.免疫力下降:产妇在产后身体较为虚弱,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过度劳累、睡眠不足、营养不良等因素都会导致免疫力进一步下降。产妇在产后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同时,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产妇,由于自身免疫力较低,发生乳腺炎的风险更高,更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三、其他因素
1.年龄因素:年轻女性的乳腺组织较为活跃,激素水平变化较大,更容易发生乳腺导管的痉挛和堵塞,从而增加乳腺炎的发生几率。而老年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乳腺组织逐渐萎缩,免疫力下降,也可能因局部防御功能减弱而引发乳腺炎。年轻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老年女性则要更加注意乳房的保养,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2.生活方式:长期穿过紧的内衣会对乳房造成压迫,影响血液循环和乳汁排出,增加乳腺炎的发生风险。此外,长期熬夜、精神压力过大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乳腺组织的正常功能受到干扰。建议选择合适尺码、材质舒适的内衣,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学会缓解压力。
3.病史:既往有乳腺疾病史的女性,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等,乳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可能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发生乳腺炎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对于有乳腺疾病史的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检查,积极治疗原发病,降低乳腺炎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