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的临床表现都有什么
肺栓塞有多样症状与体征表现,呼吸困难约占80%,多突然发生;胸痛约占70%-80%,包括胸膜炎性胸痛和心绞痛样胸痛;咯血常为小量。体征上呼吸系统有呼吸急促、发绀等,循环系统有心动过速、血压变化等,还可有发热。儿童肺栓塞少见且不典型,老年肺栓塞常不典型易被基础疾病掩盖,需重视不同人群特殊表现来判断。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困难
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症状,约占80%。多为突然发生,程度可不同,轻者仅感胸闷,重者可呈端坐呼吸或惊恐不安。其发生机制主要与栓塞后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换气功能障碍等有关。例如,大面积肺栓塞时,肺血管床堵塞超过30%-50%,可导致严重的低氧血症,进而引起明显呼吸困难。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心肺功能储备较差,呼吸困难表现更为突出;长期吸烟的患者可能本身存在气道高反应性,肺栓塞时呼吸困难症状可能被一定程度掩盖,但仍可通过血氧饱和度等监测发现异常。
(二)胸痛
也是常见症状,约占70%-80%,包括胸膜炎性胸痛和心绞痛样胸痛。胸膜炎性胸痛多因栓子累及胸膜,疼痛部位多在同侧胸部,可随呼吸加重;心绞痛样胸痛则是由于冠状动脉痉挛,心肌缺血所致,疼痛性质较剧烈,类似心肌梗死,多见于原有冠心病的患者。对于女性患者,需注意与乳腺疾病等引起的胸痛相鉴别,但肺栓塞导致的胸痛通常有其相应的栓塞相关表现,如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
(三)咯血
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少见。多在肺栓塞后24小时内发生,主要是因为肺栓塞后肺组织缺血坏死,肺泡毛细血管破裂出血。部分患者还可伴有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等表现。
二、体征表现
(一)呼吸系统体征
呼吸急促较为常见,频率多>20次/分钟;发绀也可能出现,是由于低氧血症导致。肺部可闻及哮鸣音和(或)细湿啰音,若为肺梗死,还可闻及胸膜摩擦音。对于肥胖患者,由于自身呼吸储备功能相对较差,肺栓塞时呼吸急促等体征可能被掩盖,需要更细致地通过血氧监测等辅助检查来判断。
(二)循环系统体征
心动过速是常见表现,心率可>100次/分钟;血压变化不一,大面积肺栓塞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可出现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P2>A2)、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等。老年人本身心血管系统功能有所减退,肺栓塞时循环系统体征可能不典型,如心动过速可能不明显,而更多表现为血压波动等情况,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三)其他体征
可伴有发热,一般为低热,少数患者体温可>38℃,多在栓塞后数小时出现,可能与坏死物质吸收等有关。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表现
(一)儿童肺栓塞
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呼吸增快、喂养困难、烦躁不安等非特异性症状。由于儿童心肺功能代偿能力与成人不同,其呼吸困难等表现可能不如成人明显,但病情变化可能更为迅速,需要高度警惕。例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发生肺栓塞时,可能在原有心脏病症状基础上出现上述非特异性表现,且由于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诊断相对困难,需要借助超声心动图、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
(二)老年肺栓塞
老年患者肺栓塞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易被基础疾病掩盖。如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生肺栓塞时,可能仅表现为咳嗽、咳痰加重,而呼吸困难等肺栓塞典型症状不突出;老年患者多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肺栓塞时循环系统体征可能与基础疾病的表现相互混淆,增加了诊断难度。因此,对于老年患者,尤其是存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高危因素(如长期卧床、下肢骨折等)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时,应高度怀疑肺栓塞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