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附睾炎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体格检查观察阴囊外观、触摸附睾;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尿常规、病原学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有超声检查(包括B超、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成像(MRI)检查,MRI对不典型附睾炎有价值。不同年龄患者在各检查中的表现、结果解读及操作等有差异,生活方式等也会影响病情判断。
一、体格检查
1.阴囊检查:医生会观察阴囊的外观,看是否有红肿、坠胀等情况。急性附睾炎患者阴囊皮肤可能会红肿,患侧附睾肿大,有明显压痛。慢性附睾炎则可能表现为附睾增厚、增大,轻度压痛等。不同年龄的患者,体格检查时的表现可能因病情发展程度等有所不同,比如儿童附睾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体格检查也会有相应的阳性体征。
2.附睾检查:重点触摸附睾,区分附睾与睾丸的界限。急性附睾炎时附睾与睾丸界限不清,附睾迅速肿大,压痛明显;慢性附睾炎时附睾较硬,结节状,轻度压痛。对于不同性别,体格检查的操作和关注点基本一致,但女性一般不会发生附睾炎,男性则是主要发病人群。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久坐、憋尿等可能增加附睾炎发生风险,在体格检查时结合患者生活方式信息有助于综合判断病情。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会升高,提示有感染存在。感染程度不同,白细胞升高的幅度也不同。对于儿童患者,血常规的变化可能更需结合其年龄特点来判断,因为儿童的免疫反应与成人有差异,血常规结果的解读要考虑儿童的正常参考范围等因素。
2.尿常规:可了解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部分附睾炎患者可能合并有尿路感染,尿常规中会出现白细胞、红细胞等异常。比如尿常规显示白细胞增多,可能提示存在泌尿系统的炎症,需要进一步结合附睾炎的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不同年龄患者的尿常规正常参考范围不同,在分析结果时要注意。
3.病原学检查:
涂片检查:取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液涂片,行革兰染色,可发现致病菌。对于怀疑性传播感染相关附睾炎的患者,涂片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原体。
细菌培养:将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或附睾穿刺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能明确致病菌,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比如培养出特定的细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可以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但要注意不同年龄患者在细菌感染类型和抗生素选择上可能存在差异,儿童患者在抗生素选择上更要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等的药物。
三、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B超:可显示附睾和睾丸的形态、大小及血流情况。急性附睾炎时可见附睾弥漫性肿大,回声不均,血流信号丰富;慢性附睾炎时附睾体积增大,回声不均匀,可能伴有附睾囊肿等。超声检查对于区分附睾炎和其他阴囊疾病有重要价值,比如可以与睾丸扭转等疾病相鉴别。不同年龄患者的阴囊超声表现可能因生理结构差异有一定不同,儿童患者的阴囊超声检查操作需要更加轻柔,以减少对患儿的不适影响。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更清晰地显示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附睾炎的炎症程度。通过观察附睾的血流分布和流速等,辅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比如血流丰富程度与炎症活动度相关。
四、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对于诊断困难的不典型附睾炎,MRI检查有一定价值。它可以更精确地显示附睾、睾丸及周围组织的病变情况,尤其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能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医生明确诊断。但一般来说,MRI检查不是附睾炎常规的首选检查方法,多在其他检查难以明确诊断时考虑使用。不同年龄患者进行MRI检查时,需要根据患者的配合程度等进行适当的准备,比如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在镇静下进行检查,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