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症状
浆细胞性乳腺炎有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症状,急性期有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及乳头溢液表现;亚急性期有乳房肿块及皮肤改变;慢性期易反复发作且可能形成窦道或瘘管,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对各期症状有不同影响
一、急性期症状
1.乳房局部表现:乳房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红肿范围可较局限,也可比较广泛,皮肤温度升高,有明显的压痛感。一般来说,此阶段患者乳房局部炎症反应较为明显,可能会被误以为是一般的细菌感染性乳腺炎,但与哺乳期乳腺炎不同,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病因并非是乳汁淤积伴细菌感染。从年龄角度看,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但中青年女性相对多见;从生活方式方面,没有特定的生活方式与之有必然的直接关联,但如果自身免疫功能存在一定问题可能会增加发病风险;从病史方面,既往可能没有特殊的乳房疾病病史,但也有部分患者可能有过乳房外伤等情况。
2.乳头溢液:部分患者可出现乳头溢液,溢液的性质多样,可为浆液性、血性或脓性等。乳头溢液是浆细胞性乳腺炎比较典型的症状之一,通过对溢液进行细胞学等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在不同年龄、性别患者中都可能出现,生活方式一般不直接影响乳头溢液的产生,但自身的内分泌等因素可能与之相关,比如女性在月经周期等内分泌变化时可能会对溢液情况有一定影响。
二、亚急性期症状
1.肿块形成:乳房内可触及肿块,肿块质地较硬,边界往往不太清晰,与周围组织有一定的粘连。肿块的大小不一,有的可能较小,仅能通过乳腺检查发现,有的可能较大。在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的患者肿块表现可能没有明显特异性差异;生活方式对肿块形成的直接影响不大,但如果患者存在长期的不良情绪等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等功能,间接对肿块的发展有一定作用;病史方面,若有过乳腺的慢性炎症等病史可能会增加亚急性期肿块形成的风险。
2.皮肤改变:肿块处的皮肤可能会出现橘皮样改变或者与肿块粘连的表现,皮肤可能会有轻度的凹陷等情况。这是因为肿块与深部组织粘连等原因导致皮肤出现相应改变,在不同性别患者中,皮肤改变的表现基本相似;年龄对皮肤改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不同年龄段皮肤的弹性等有所不同,但浆细胞性乳腺炎导致的皮肤改变主要与肿块情况相关;生活方式一般不直接导致皮肤改变,但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机体较好的状态来应对疾病;病史方面,有乳腺疾病病史的患者可能皮肤改变出现的概率相对更高。
三、慢性期症状
1.反复发作:病情容易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炎症会反复出现红肿、疼痛等表现,肿块也可能会时大时小。从年龄角度,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由于其免疫系统等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反复发作可能会对身体发育等产生一定影响,需要特别关注;性别方面,女性相对男性更易患浆细胞性乳腺炎,所以慢性期反复发作在女性中更为常见;生活方式方面,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可能会诱发病情反复发作,因为这些会影响机体的免疫调节功能;病史方面,既往浆细胞性乳腺炎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慢性期的反复发作。
2.窦道或瘘管形成:部分患者病情迁延不愈,可能会形成窦道或瘘管,从乳房皮肤表面可看到或摸到通向乳房内部的窦道开口,有脓性分泌物排出。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等较为娇嫩,窦道或瘘管形成后护理难度较大,需要特别注意保持局部清洁等;女性患者在慢性期出现窦道或瘘管时,要注意避免感染扩散等情况,生活方式上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等以促进机体恢复;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出现窦道或瘘管时愈合可能会更困难,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