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怎么治疗
肺栓塞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同时需关注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涵盖监护与支持治疗(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呼吸和循环支持)、绝对卧床(防止栓子脱落并预防深静脉血栓并发症)、止痛;药物治疗有抗凝治疗(常用普通肝素等多种药物,初始选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后过渡到华法林等长期抗凝)和溶栓治疗(适用于高危患者,有出血风险,需严格掌握指征);手术治疗包括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用于内科或溶栓治疗无效且有禁忌证、病情恶化者)和肺动脉导管碎解和抽吸血栓(用于有溶栓禁忌或无效情况);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抗凝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并考虑基础疾病,孕妇抗凝首选低分子肝素、一般不进行溶栓,儿童抗凝要精确计算剂量、严格掌握溶栓指征,有基础疾病患者选药要考虑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并调整剂量。
一、一般治疗
1.监护与支持治疗:患者需收入监护病房,对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进行严密监测。同时给予呼吸支持,若出现低氧血症,可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来改善。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机械通气治疗。在循环支持方面,若患者出现休克,应积极进行液体复苏,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稳定。
2.绝对卧床: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大幅度活动,防止栓子再次脱落造成新的栓塞。在卧床期间,要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相关的并发症,如定期为患者翻身、按摩下肢等。
3.止痛:若患者存在胸痛症状,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缓解疼痛,但要注意药物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二、药物治疗
1.抗凝治疗:是肺栓塞的基础治疗方法,可防止血栓的进一步形成和扩大,有利于机体自身纤溶系统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常用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等)。对于大多数患者,初始治疗可选用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之后可过渡到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进行长期抗凝治疗。
2.溶栓治疗:主要适用于高危(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即伴有休克和(或)低血压的患者。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可迅速溶解血栓,恢复肺组织的血液灌注,但也有出血等并发症的风险,因此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手术治疗
1.肺动脉血栓摘除术:适用于经积极的内科治疗或溶栓治疗无效,且有溶栓禁忌证,病情仍持续恶化的患者。该手术风险较高,需要在有经验的医疗中心进行。
2.肺动脉导管碎解和抽吸血栓:对于有溶栓禁忌证或在溶栓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肺动脉导管碎解和抽吸血栓的方法,以改善肺循环血流动力学。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性可能与年轻人不同。在抗凝治疗时,要密切监测凝血功能,调整药物剂量,防止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肝肾功能不全等,在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2.孕妇:孕妇发生肺栓塞时,治疗需要兼顾母体和胎儿的安全。抗凝治疗首选低分子肝素,因为其不易通过胎盘,对胎儿影响较小。溶栓治疗一般不用于孕妇,除非病情非常严重且经过多学科评估后认为利大于弊。
3.儿童:儿童肺栓塞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治疗也有其特殊性。在抗凝治疗时,要根据儿童的体重精确计算药物剂量。溶栓治疗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且要密切观察治疗反应和并发症。
4.有基础疾病患者:如患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对于肝功能不全患者,某些需要在肝脏代谢的药物可能需要调整剂量或避免使用;肾功能不全患者要根据肌酐清除率等指标选择合适的药物和调整剂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