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疹性荨麻疹是什么
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虫咬皮炎,好发于婴儿及儿童,成人和老人也可患病,主要由昆虫叮咬后唾液中的抗原物质引发过敏反应所致,个体易感性也有影响;其临床表现为带小水疱的红色风团样损害、好发于暴露及腰臀等部位、瘙痒剧烈,不同人群受影响程度及应对措施不同,儿童瘙痒明显易感染需防抓等,成人症状稍轻注意个人卫生等,老人恢复慢要选温和治疗等;治疗方法分非药物(避免搔抓、防叮咬、冷敷等)和药物(外用炉甘石洗剂等、口服抗组胺药等);预防措施包括做好个人防护、改善居住环境、避免接触过敏原。
一、丘疹性荨麻疹的定义
丘疹性荨麻疹又称虫咬皮炎,是一种好发于婴儿及儿童的瘙痒性皮肤病,成人也可患病。它主要是由蚊虫叮咬后,昆虫唾液中的抗原物质引起的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色风团样丘疹,中央常有小水疱。
二、病因
1.昆虫叮咬:常见的如蚊子、跳蚤、螨虫、臭虫等,这些昆虫叮咬人体时,会将唾液注入皮肤,引发人体免疫系统的反应,从而形成丘疹性荨麻疹。
2.个体易感性:不同个体对昆虫叮咬的反应存在差异,有些人可能更易发生过敏反应,出现丘疹性荨麻疹的症状。此外,过敏体质的人群发病几率相对较高,这与他们的免疫系统较为敏感有关。
三、临床表现
1.皮肤症状:典型表现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略带纺锤形的红色风团样损害,顶端常有小水疱,有的为半球形隆起的紧张性大水疱,内容清,周围无红晕。皮疹多成批出现,数目不定,单个或群集分布,不融合。
2.好发部位:多见于暴露部位和腰周、臀部等,如四肢伸侧、躯干等。
3.自觉症状:患者常感到剧烈瘙痒,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搔抓后可引起继发感染,导致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
四、不同人群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儿童:
影响:儿童皮肤娇嫩,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患丘疹性荨麻疹后瘙痒症状可能更为明显,搔抓易引起皮肤破损感染,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应对:避免儿童搔抓,可给儿童剪短指甲,必要时戴手套;保持皮肤清洁,用温水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床单、被褥要经常清洗晾晒,减少螨虫滋生。尽量避免带儿童到蚊虫多的地方,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物、涂抹防蚊用品。
2.成人:
影响:成人症状相对儿童可能较轻,但瘙痒仍会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过敏体质的成人病情可能相对较重,病程也可能较长。
应对:瘙痒时避免搔抓,可适当冰敷缓解;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物;改善居住环境,定期清洁,减少昆虫滋生。
3.老年人:
影响:老年人皮肤修复能力较差,患丘疹性荨麻疹后恢复相对较慢,且可能因免疫力下降而合并其他皮肤感染。
应对: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治疗方法和护肤品,避免皮肤刺激;注意饮食营养,增强免疫力,促进恢复。
五、治疗方法
1.非药物治疗
一般治疗: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感染;尽量减少再次被昆虫叮咬,改善环境卫生,如定期清洁房间、更换床单被罩、使用防虫设备等;可采用冷敷的方法缓解瘙痒症状,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皮疹部位,每次1015分钟,每天数次。
2.药物治疗
外用药物:如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等,可起到止痒、抗炎的作用;继发感染时可外用抗生素软膏。
口服药物:症状严重、瘙痒剧烈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以减轻过敏反应和瘙痒症状。
六、预防措施
1.做好个人防护:在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可涂抹含避蚊胺、驱蚊酯等成分的防蚊用品,但要注意儿童使用的浓度。
2.改善居住环境:定期清洁居住环境,保持室内干燥通风,减少蚊虫、螨虫等滋生。可使用蚊帐、电蚊拍等物理防蚊方法。
3.避免接触过敏原:了解自己对哪些昆虫过敏,尽量避免接触相关过敏原。旅行或到野外活动时,提前做好防护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