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有什么临床表现
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多种临床表现,包括盆腔痛(含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盆腔痛、非经期慢性盆腔痛、性交痛)、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月经周期紊乱)、不孕,还有肠道、泌尿系统等特殊部位的相应症状,育龄女性出现相关表现需警惕并及时评估诊治。
一、疼痛
1.盆腔痛: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约25%患者无典型症状。疼痛多为继发性且进行性加重,疼痛部位多为下腹深部和腰骶部,可放射至会阴、肛门或大腿,常于月经来潮时出现,并持续整个经期。疼痛程度与病灶大小不一定成正比,部分患者病变严重但无疼痛,而少数患者病变轻微却疼痛剧烈。育龄期女性若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盆腔痛,需高度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
2.慢性盆腔痛:部分患者可表现为非经期的慢性盆腔疼痛,在月经间期、性交后等也可能出现疼痛,长期的慢性盆腔痛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日常活动、工作、睡眠等,对女性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尤其对于有生育计划或已生育但仍受疼痛困扰的女性,需要综合评估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3.性交痛:多见于直肠子宫陷凹有异位病灶或因病变导致子宫后倾固定的患者,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更为明显。这会影响夫妻性生活质量,进而可能影响夫妻关系,对于有性生活的育龄女性,性交痛是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临床表现。
二、月经异常
1.经量增多: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影响子宫的正常收缩等功能,导致月经量较以往增多。经量增多可能使患者出现贫血相关症状,如头晕、乏力等,尤其对于长期经量增多的患者,需要监测血红蛋白水平,评估贫血程度,并采取相应措施纠正贫血及治疗原发病。
2.经期延长:患者月经持续时间较正常情况延长,可能超过7天。经期延长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因为经血是良好的培养基,长时间的经血潴留容易滋生细菌,同时也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影响其生活规律和心理状态,特别是对于青春期女性,经期延长可能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安排。
3.月经周期紊乱:部分患者可出现月经周期提前或推迟的情况,月经周期的紊乱会干扰女性的生理节律,影响其整体健康状态,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月经周期紊乱可能会影响排卵的规律性,进而影响受孕几率,需要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三、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据统计,约30%-50%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合并不孕。其不孕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盆腔微环境改变、免疫功能异常、卵巢功能受损、输卵管粘连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有生育计划且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女性,需要尽早进行评估和干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合适的助孕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辅助生殖技术等。
四、其他特殊部位的症状
1.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或周期性便血等症状。当异位病灶累及肠道时,由于肠道的蠕动和消化功能受到影响,患者会出现相应的消化道症状,严重时可能会被误诊为肠道疾病,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影像学检查(如肠镜、盆腔磁共振成像等)来明确诊断。
2.泌尿系统子宫内膜异位症:若异位病灶侵犯膀胱,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状;侵犯输尿管时,可能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积水等,出现腰痛等表现。对于有泌尿系统相关症状且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他表现的患者,需要进行泌尿系统的相关检查,以排除泌尿系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
3.腹部手术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多见于曾行剖宫产、妇科手术等的患者,表现为瘢痕部位周期性疼痛、结节或肿块,经期时结节或肿块增大,疼痛加剧。这种情况在有腹部手术史的女性中需要引起关注,若发现瘢痕部位出现异常的结节或疼痛等表现,应考虑到子宫内膜异位症种植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