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性前置胎盘是什么
完全性前置胎盘是前置胎盘的一种,指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发病与子宫内膜病变损伤、胎盘异常、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等有关,有妊娠晚期无痛性阴道流血等表现,对母婴有不良影响,可通过超声等诊断,处理原则包括期待疗法和终止妊娠,高龄孕妇及有剖宫产史孕妇需特殊考虑。
1.发病相关因素
子宫内膜病变与损伤:多次流产、刮宫、剖宫产等手术史可引起子宫内膜炎或萎缩性病变,使子宫蜕膜血管形成不良,胎盘为摄取足够营养,增大面积延伸至子宫下段,增加前置胎盘发生风险。例如有过剖宫产史的女性,子宫肌层有手术瘢痕,再次妊娠时胎盘易附着于子宫下段,发生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几率相对较高。
胎盘异常:胎盘面积过大,如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较大,易延伸至子宫下段;胎盘形态异常,如副胎盘等,也可能导致完全性前置胎盘。
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受精卵到达子宫腔后,滋养层尚未发育到能着床的阶段,继续下移至子宫下段着床,从而形成前置胎盘。
2.临床表现
妊娠晚期无痛性阴道流血:这是完全性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多发生在妊娠28周后,常常是无诱因、无痛性的反复阴道流血。初次流血量一般不多,但随着妊娠进展,出血可能反复发生,且出血量往往较多。例如,有的孕妇可能第一次出血时仅有少量阴道流血,但是之后出血会逐渐增多,严重时可出现大量阴道流血,甚至休克。
贫血与休克表现:反复阴道流血可导致孕妇贫血,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如果出血量大,可出现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头晕等。
3.对母婴的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产后出血是完全性前置胎盘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由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子宫肌层收缩力较差,产后胎盘不易完全剥离,容易导致产后出血。另外,还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因为反复阴道流血,细菌容易侵入宫腔引起感染。
对胎儿的影响:由于反复阴道流血,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生长受限等。如果出血发生在妊娠晚期,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如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4.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是诊断前置胎盘的主要方法。通过B超可以清楚地看到胎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能明确诊断完全性前置胎盘。一般在妊娠中期即可通过超声初步判断胎盘位置,妊娠晚期再次超声检查进一步明确。
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超声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可考虑MRI检查,它能更清晰地显示胎盘附着位置以及与子宫肌层、宫颈内口等的关系,但一般不作为常规检查方法。
5.处理原则
期待疗法:适用于妊娠<34周、胎儿体重<2000g、胎儿存活、阴道流血量不多、一般情况良好的孕妇。需要住院观察,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止血、抑制宫缩等治疗,并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以及胎儿的情况,如胎儿心率、胎动等,同时促进胎儿肺成熟等治疗。
终止妊娠:如果孕妇发生大量阴道流血甚至休克,无论胎儿孕周大小,应立即终止妊娠;对于妊娠达36周以上,胎儿成熟者;或者胎龄不足36周,但出现胎儿窘迫征象等情况时,也需要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多采用剖宫产术,因为完全性前置胎盘行剖宫产可以迅速娩出胎儿,及时止血,保障母儿安全。
6.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完全性前置胎盘的风险相对较高,且孕期并发症可能更多,在孕期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孕妇的血压、血糖、血常规等指标,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处理。
有剖宫产史的孕妇:这类孕妇再次妊娠发生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几率增加,孕期要加强产前检查,早期发现前置胎盘情况,在孕期让孕妇了解可能出现的风险,如大量阴道流血、产后出血等,做好心理准备和应对措施。在分娩时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大量备血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严重出血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