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乳腺肿瘤怎么办
乳腺肿瘤需先通过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初步评估与诊断,良性肿瘤可观察随访或手术治疗,恶性肿瘤(乳腺癌)手术有保乳和全切等方式,还有化疗、放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辅助治疗,治疗后要进行康复锻炼和长期随访,应及时就医按个体化方案治疗并科学康复随访
一、初步评估与诊断
1.影像学检查:通过乳腺超声、乳腺X线摄影(钼靶)、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初步判断乳腺肿瘤的性质、大小、位置等。超声检查可初步鉴别肿块是囊性还是实性,钼靶对发现微小钙化等有优势,MRI对于评估肿瘤范围等有帮助。不同年龄、生活方式人群检查选择有差异,比如年轻女性乳腺腺体致密,可能更倾向于MRI检查;有乳腺相关病史者需结合既往检查对比。
2.病理学检查:是确诊乳腺肿瘤的金标准,包括穿刺活检和手术切除活检等。通过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分析,明确是良性还是恶性肿瘤以及具体的病理类型等。
二、良性乳腺肿瘤的处理
1.观察随访:对于一些较小且无明显症状的良性乳腺肿瘤,如纤维腺瘤等,若生长缓慢且无恶变倾向,可定期进行乳腺检查(如每3-6个月超声复查等)观察其变化。不同年龄人群随访频率可适当调整,年轻女性可能因乳腺腺体活跃随访稍勤些。
2.手术治疗:当良性肿瘤较大(如直径大于3cm等)、有明显症状影响生活或有恶变倾向时,可考虑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旋切手术等,医生会根据肿瘤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三、恶性乳腺肿瘤(乳腺癌)的处理
1.手术治疗
保乳手术:适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在完整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乳房外观。但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如肿瘤大小、位置等符合保乳要求等。不同年龄患者保乳术后的后续治疗及对乳房外观和功能的影响需综合考量,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术后乳房美观及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乳房全切术:对于一些不适合保乳或患者选择的情况,可进行乳房全切术。术后可根据情况进行乳房重建等后续处理。
2.辅助治疗
化疗:根据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分期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化疗。化疗药物通过杀灭肿瘤细胞发挥作用,不同方案的化疗药物选择会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如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化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等。
放疗:常用于保乳术后的患者,以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对于晚期或术后有淋巴结转移等情况的患者也可能需要放疗。放疗会对周围组织有一定影响,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利弊。
内分泌治疗:适用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通过药物阻断雌激素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来抑制肿瘤生长,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患者需了解药物可能的副作用及长期用药的注意事项,尤其是绝经前后患者内分泌治疗药物选择不同。
靶向治疗:对于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靶向治疗药物可显著提高疗效。靶向治疗药物有特定的作用靶点,需进行相应的基因检测来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情况。
四、康复与随访
1.康复锻炼:无论是良性还是恶性乳腺肿瘤治疗后,都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术后早期进行上肢功能锻炼,防止上肢水肿和功能障碍等。康复锻炼需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进行,不同治疗方式后的康复锻炼侧重点不同,比如保乳术后患者要注意保护患侧乳房,避免过度牵拉等。
2.长期随访:乳腺肿瘤患者治疗后需要长期随访,一般前2-3年每3-6个月复查一次,之后可适当延长复查间隔。随访内容包括乳腺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相关检查,以及时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等情况,不同年龄、不同病情的患者随访方案会有所调整。
总之,得了乳腺肿瘤后应及时就医,通过规范的检查明确诊断,然后根据肿瘤的良恶性及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在治疗后进行科学的康复和长期随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