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的几个阶段
小儿肺炎一般分为早期、进展、高峰和恢复期,早期有炎症起始等病理表现及相应临床表现;进展阶段炎症发展、表现加重;高峰期炎症严重、功能受损及表现更重;恢复期机体启动修复、表现渐好,各阶段在不同患儿中表现有差异,临床需据特点处理促康复
一、小儿肺炎的分期
小儿肺炎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早期阶段
1.病理表现:此阶段主要是肺部炎症的起始阶段,病原菌开始侵袭肺部组织,引起肺泡壁炎症,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内开始有炎性渗出物的少量积聚。从年龄因素来看,婴幼儿由于呼吸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在早期阶段因感染等因素迅速进入肺炎进程。例如,新生儿可能因产时吸入污染物质或产后感染,很快出现肺部炎症的早期改变。在生活方式方面,若婴儿所处环境空气污浊、频繁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等,会增加早期患肺炎的风险。
2.临床表现:患儿可能出现轻微的咳嗽、呼吸稍增快等表现。体温方面可能略有升高,多为低热,也可能体温无明显异常。对于小婴儿,可能表现为拒奶、精神稍差等非特异性症状。
(二)进展阶段
1.病理表现:炎症进一步发展,肺泡内炎性渗出物增多,病变范围扩大,可累及更多的肺泡和肺间质。此时肺部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开始受到较明显影响。从年龄角度,较大儿童的肺部代偿能力相对稍强,但婴幼儿仍较为脆弱。在病史方面,如果患儿之前有过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那么在肺炎进展阶段可能病情加重更快。生活方式上,若患儿在早期阶段未得到有效干预,继续处于不良环境或持续感染,会促使病情向进展阶段发展。
2.临床表现:咳嗽加剧,可出现咳痰,呼吸明显增快,可达40-80次/分钟,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症状较为明显。体温可呈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也有部分患儿体温不规则。患儿精神状态进一步变差,可能出现烦躁不安或萎靡等表现。
(三)高峰期
1.病理表现:肺部炎症达到较为严重的程度,大量肺泡被炎性渗出物填充,肺实变明显,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受损,可能出现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等情况。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心肺功能储备差,在高峰期更容易出现严重的呼吸循环系统改变。比如早产儿本身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在肺炎高峰期发生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病史方面,若患儿有先天性心肺疾病等基础病史,在肺炎高峰期病情会更复杂。生活方式上,持续的不良生活环境和未控制的感染是促使病情进入高峰期的重要因素。
2.临床表现:呼吸极度困难,三凹征明显加重,口唇、甲床发绀。体温持续高热或呈弛张热(体温波动幅度较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体温以上)。患儿精神萎靡,甚至出现嗜睡、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血气分析可显示明显的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等情况。
(四)恢复期
1.病理表现:机体开始启动修复机制,炎性渗出物逐渐被吸收,肺泡壁炎症逐渐消退,肺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开始恢复。不同年龄患儿的恢复速度有所差异,一般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好的儿童恢复相对较快。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儿,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儿童,恢复时间可能相对较长,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肺组织的修复过程。生活方式上,在恢复期保持良好的生活环境、合理的营养摄入等有助于加快恢复。
2.临床表现:咳嗽逐渐减轻,痰量减少,呼吸频率逐渐恢复正常,三凹征消失,发绀症状缓解。体温恢复正常,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食欲逐渐恢复。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逐渐减少,影像学检查显示肺部炎症阴影逐渐吸收。
小儿肺炎的各个阶段在不同年龄、不同病史和生活方式的患儿中表现可能会有所差异,在临床诊疗中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处理,以促进患儿的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