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险性前置胎盘怎么办
凶险性前置胎盘需多方面处理,产前要详细采集病史、超声检查、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来评估;多学科团队要产科与麻醉科、新生儿科协作;分娩方式选剖宫产,手术中要小心操作;产后要应用子宫收缩剂、监测处理出血、预防感染,整个过程多学科紧密协作,依个体情况个性化处理以保障母婴健康与孕妇生命安全。
一、产前评估与监测
1.详细病史采集:全面了解孕妇的既往剖宫产史等相关病史,准确掌握子宫切口的位置等情况,这对于评估凶险性前置胎盘的严重程度至关重要。不同的剖宫产史情况,如子宫切口是下段横切口等不同类型,会影响后续的处理方案。对于有多次剖宫产史的孕妇,发生凶险性前置胎盘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严密的监测。
2.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检查明确胎盘的位置、与子宫切口的关系等。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部分或完全覆盖子宫颈内口,以及胎盘与子宫肌层的关系等。例如,经阴道超声能更准确地判断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距离等情况,对于评估出血风险等有重要意义。根据超声结果可以初步将凶险性前置胎盘分为不同的类型,以便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
3.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了解孕妇的血液情况,包括血红蛋白水平等,评估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同时检查凝血功能,预防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孕妇血红蛋白较低,提示可能存在失血情况,需要提前做好输血等准备。凝血功能异常会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需要在产前进行干预和纠正。
二、多学科团队协作
1.产科与麻醉科协作:麻醉科医生需要提前评估孕妇的麻醉风险,因为凶险性前置胎盘孕妇在剖宫产过程中出血风险较高,可能需要特殊的麻醉方式和准备。产科医生与麻醉科医生共同制定剖宫产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过程中孕妇的安全。例如,可能需要准备好大量输血的预案等。
2.产科与新生儿科协作:新生儿科医生需要做好新生儿出生后的抢救准备工作。由于孕妇存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时新生儿可能面临早产等风险,所以新生儿科医生要随时准备对新生儿进行复苏等处理。在孕妇进入产房时,新生儿科医生应在场,以便及时对新生儿进行评估和抢救。
三、分娩方式的选择
1.剖宫产手术:一般建议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剖宫产手术。手术中要准确找到子宫切口,小心分离胎盘,尽量减少出血。手术过程中需要迅速、准确地娩出胎儿和胎盘,同时密切关注出血情况。如果胎盘粘连紧密,可能需要采取特殊的处理方法,如徒手剥离胎盘等,但要注意避免子宫穿孔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有多次剖宫产史导致子宫瘢痕处非常薄弱的孕妇,在剖宫产时要特别注意操作,防止子宫破裂等情况发生。
四、产后处理
1.子宫收缩剂的应用:产后及时使用子宫收缩剂,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常用的子宫收缩剂如缩宫素等,可以通过静脉滴注等方式应用。使用子宫收缩剂时要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和阴道出血情况。
2.出血的监测与处理:密切监测产后阴道出血量,一旦发现出血较多,要及时采取措施。可能需要进行宫腔填塞、介入治疗等。例如,如果出血量大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等介入治疗手段来控制出血。同时,要注意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等情况,维持孕妇的生命体征稳定。
3.感染的预防:由于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出血等情况,身体抵抗力下降,需要预防感染。合理使用抗生素等预防感染措施,保持产妇会阴部清洁等。抗生素的使用要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等情况。
对于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孕妇,整个处理过程需要多学科紧密协作,从产前评估到产后处理都要严密监测和精心操作,最大程度保障孕妇的生命安全和母婴健康。同时,要根据孕妇的具体年龄、病史等个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处理,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循证医学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