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肺炎与新冠感染在病原体、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存在差异,细菌性肺炎病原体主要是细菌,起病可急可缓,有相应症状体征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特点;新冠感染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症状多样,影像学早期及不同阶段有特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等有相应表现且病原学检查有其方法。
一、病原体方面
细菌性肺炎:病原体主要是各种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不同年龄段、不同基础疾病的人群感染的常见细菌可能有所差异,例如老年人、有慢性肺部疾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可能更易感染耐药菌。
新冠感染: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不同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的人感染后表现可能不同,且病毒存在多种变异株,不同变异株的致病性等可能有差异。
二、临床表现方面
症状表现
细菌性肺炎:起病可急可缓,常见症状有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达39℃-40℃左右)、咳嗽、咳痰(可为脓性痰),部分患者可能有胸痛等症状。不同细菌感染引起的肺炎症状细节有差异,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可表现为铁锈色痰等。年龄较小的儿童患细菌性肺炎时,可能症状不典型,如仅表现为拒食、哭闹等。
新冠感染:症状多样,常见有发热(可为低热、中等度热或高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有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不同个体症状差异较大,一些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可能症状更重,出现呼吸困难等表现,儿童感染新冠后也有其特点,如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相对更明显等情况。
体征方面
细菌性肺炎:肺部可闻及湿啰音等体征,严重时可能出现实变体征,如语颤增强、叩诊浊音、支气管呼吸音等。不同部位的肺炎体征有所不同,例如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体征表现有差异。
新冠感染:部分患者肺部体征早期可无明显异常,病情进展后可闻及湿啰音等,重症患者可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表现。
三、影像学表现方面
细菌性肺炎:胸部影像学检查多表现为肺部的实变影、斑片状阴影等,不同细菌感染的影像学特点有一定差异,如肺炎链球菌肺炎典型表现为大叶性或段性的实变影。对于儿童细菌性肺炎,影像学检查需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如儿童肺部含气量相对较多等对影像表现的影响。
新冠感染:胸部影像学早期可表现为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不同病程阶段的新冠感染患者影像学表现不同,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感染新冠,影像学检查要考虑其生理变化对检查结果的影响等。
四、实验室检查方面
血常规
细菌性肺炎: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多,可有核左移现象。但一些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可能白细胞计数不升高甚至降低,但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仍增高。例如,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由于机体反应性差,白细胞可能正常或降低,但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等会明显升高。
新冠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常减少。部分患者血小板可减少,炎症指标如CRP、血沉等可升高,重型、危重型患者D-二聚体可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等。对于儿童新冠感染患者,血常规表现也有其特点,如不同年龄儿童淋巴细胞计数变化等情况不同。
病原学检查
细菌性肺炎:通过痰培养、血培养等可明确病原菌,如痰培养检出肺炎链球菌等。在采集标本时要注意操作规范,对于儿童患者,痰标本采集可能相对困难,需采用合适的方法。
新冠感染:采用实时荧光RT-PCR检测鼻咽拭子、痰等标本中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或采用病毒基因测序等方法明确是否为新冠病毒感染。对于特殊人群如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病原学检测可能需要更精准的方法和多次检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