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宫颈炎怎么引起的
慢性宫颈炎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病原体感染,性传播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通过性接触传播,年轻、性生活活跃且有不良性行为方式的女性易感染;内源性病原体在阴道微生态失衡、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上行感染。二是化学物质刺激,用高浓度酸碱溶液冲洗阴道或不规范使用腐蚀性药物会损伤宫颈组织引发炎症。三是机械性刺激或损伤,分娩、流产、不规范妇科检查及手术等可损伤宫颈,增加感染风险。四是激素失调,雌激素水平失衡会使宫颈局部抵抗力下降,青春期、更年期等激素波动大的人群易患病。同时温馨提示不同人群应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就医。
一、病原体感染
1.性传播病原体: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是常见的引起慢性宫颈炎的性传播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年轻、性生活活跃的女性感染风险相对较高。有多个性伴侣、不使用安全套等不良性行为方式会增加感染几率。例如,淋病奈瑟菌感染后可侵袭宫颈柱状上皮,引发炎症。若未及时彻底治疗,炎症持续存在就可能发展为慢性宫颈炎。
2.内源性病原体:部分女性阴道内本身存在需氧菌及厌氧菌,当阴道微生态环境失衡时,这些内源性病原体可能大量繁殖并上行感染宫颈,导致慢性宫颈炎。如长期使用抗生素、过度阴道冲洗等生活方式,会破坏阴道正常的酸碱平衡和菌群结构,使内源性病原体易于引发炎症。此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由于机体免疫力下降,也更容易发生内源性病原体感染。
二、化学物质刺激
1.酸性或碱性溶液冲洗阴道:女性为了保持阴道清洁,使用浓度过高的酸性或碱性溶液冲洗阴道,会直接破坏宫颈组织的酸碱平衡和正常结构,削弱宫颈的自然防御功能。例如,频繁使用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可能损伤宫颈黏膜,使病原体更容易侵入,从而引发慢性宫颈炎。
2.腐蚀性药物:不规范地使用腐蚀性药物放置于阴道内,如某些私自使用的阴道栓剂或外用药物,可能会灼伤宫颈组织,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长期反复的损伤和炎症刺激,可逐渐发展为慢性宫颈炎。有自行用药习惯且不遵循医嘱的女性,发生此类情况的风险较高。
三、机械性刺激或损伤
1.分娩或流产:分娩过程中,胎儿通过产道时可能会对宫颈造成不同程度的撕裂伤。流产手术操作,如刮宫术等,也可能损伤宫颈组织。这些损伤为病原体的侵入提供了途径,若产后或流产后护理不当,容易引发感染,进而发展为慢性宫颈炎。经产妇和有多次流产史的女性,宫颈受到损伤的几率增加,患慢性宫颈炎的可能性也相应提高。
2.妇科检查或手术:频繁进行妇科检查,尤其是操作不规范的检查,可能会对宫颈产生摩擦和损伤。此外,一些妇科手术,如宫颈锥切术、宫腔镜检查等,如果手术过程中消毒不严格或术后恢复不佳,也可能导致宫颈感染和慢性炎症的发生。有多次妇科手术史的女性需要特别关注宫颈健康。
四、激素失调
雌激素水平失衡会影响宫颈组织的正常代谢和修复能力。雌激素水平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宫颈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异常,使宫颈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青春期女性、更年期女性等处于激素水平波动较大阶段的人群,由于体内激素变化明显,患慢性宫颈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温馨提示:对于年轻女性,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性行为习惯,正确使用安全套,避免多个性伴侣。同时,避免过度清洁阴道,以免破坏阴道微生态环境。孕妇在分娩后要注意产后护理,促进身体恢复,降低宫颈感染的风险。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女性,要积极控制血糖,增强机体免疫力。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宫颈组织较为脆弱,要注意个人卫生,定期进行妇科检查。若出现白带异常、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慢性宫颈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