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炎有哪些临床表现和症状
乳腺炎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及特殊类型乳腺炎的特殊表现。局部症状包括乳房红、肿、热、痛及肿块;全身症状有发热、全身不适;浆细胞性乳腺炎好发于非哺乳期女性,有肿块、乳头溢液等表现;肉芽肿性乳腺炎多发生于生育期非哺乳期女性,有肿块、疼痛、红肿、发热等且易反复。
一、局部症状
1.乳房红、肿、热、痛:乳腺炎最常见的局部表现为乳房相应部位出现红肿,皮肤温度升高,伴有明显疼痛,疼痛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初期可能为胀痛,随着病情发展可变为跳痛等。例如,在哺乳期乳腺炎中,多起始于某一乳管分布区域,出现局部的红肿热痛表现,这是由于炎症刺激局部组织,导致血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引起。
对于哺乳期女性,由于哺乳姿势不当等原因易引发乳腺炎,此时乳房局部的红、肿、热、痛会影响哺乳,需要及时处理以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
2.肿块:可触及乳房内有肿块,肿块的大小、质地等因病情不同而有差异。炎症初期肿块可能边界不清,质地较软,随着炎症发展,肿块可能逐渐增大,质地变硬。例如,急性乳腺炎早期形成的肿块,若未及时治疗,肿块可能进一步发展,甚至形成脓肿,此时肿块质地较硬,有波动感等表现。
对于非哺乳期女性出现乳腺炎相关肿块,也需要警惕其他病变可能,需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因为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肿块特点可能与哺乳期有所不同,且病因可能更为复杂。
二、全身症状
1.发热: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多为低热至中度发热,部分病情较重者可出现高热。这是由于机体对炎症的全身性反应,炎症因子释放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发热。例如,急性乳腺炎患者常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在38℃-39℃左右,若感染未控制,发热可能持续或反复。
对于儿童患者出现乳腺炎相关发热,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儿童的体温调节中枢尚不完善,高热可能导致惊厥等不良后果,应及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并积极治疗乳腺炎原发病。对于老年患者出现发热,要考虑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发热可能提示感染较重,需密切监测体温及病情变化。
2.全身不适:可伴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症状。这是因为炎症反应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消耗增加,从而出现全身不适表现。例如,乳腺炎患者由于身体处于炎症状态,能量消耗增多,同时胃肠道功能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导致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影响患者的整体状态。
对于妊娠期女性出现乳腺炎相关全身不适,需要注意保证营养供应,因为妊娠期女性的营养状况不仅关系到自身健康,还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要鼓励患者适当进食营养丰富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病情恢复。
三、特殊类型乳腺炎的特殊表现
1.浆细胞性乳腺炎:好发于非哺乳期女性,起病相对缓慢,乳房局部可出现肿块,肿块边界不清,与皮肤粘连,可伴有乳头溢液,溢液多为棕黄色、灰色的稠厚液体,部分患者可出现乳晕周围皮肤红肿、疼痛等表现。例如,有些患者可能先出现乳晕区的炎症表现,逐渐发展为乳房内肿块等情况。
对于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乳腺癌等疾病相鉴别,因为其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需要通过详细的检查,如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明确诊断,在治疗上也有其自身特点,与哺乳期乳腺炎有所不同。
2.肉芽肿性乳腺炎:多发生于生育期女性,一般非哺乳期发病,常表现为乳房内单发或多发肿块,肿块质地较硬,与皮肤有粘连,可伴有乳房疼痛、皮肤红肿,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病情容易反复。例如,有的患者肿块可逐渐增大,然后出现软化、破溃等情况,病程相对较长。
对于肉芽肿性乳腺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其病情可能反复,患者需要有足够的耐心配合治疗,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保持乳房局部清洁等,以促进病情稳定和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