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放射性肺炎临床表现分急性期和慢性期,急性期有呼吸困难(放疗后2-3个月内出现,可因基础疾病加重等影响)、刺激性干咳、低热等症状,有肺部干湿啰音体征;慢性期有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持续咳嗽等症状,有胸廓活动度减小、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等肺纤维化体征。
一、放射性肺炎的临床表现
(一)急性期表现
1.症状方面
呼吸困难:多在放射治疗后2-3个月内出现,部分患者可在放疗后1-2周就开始出现。其发生机制主要是放射性损伤导致肺泡和间质水肿,影响气体交换。例如,在胸部肿瘤放疗后,患者会逐渐感到活动后气促,随着病情进展,静息时也可能出现呼吸困难。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放射性肺炎可能会加重其原有的呼吸困难程度,因为基础疾病已使肺部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再加上放射性肺炎的影响,进一步破坏了肺部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在儿童患者中,放射性肺炎导致的呼吸困难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活动能力,因为儿童处于生长阶段,呼吸功能对其日常活动和身体发育至关重要,呼吸困难会限制其运动量,进而可能影响心肺功能的发育。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是由于炎症刺激气道所致。放疗后,气道受到放射性损伤,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咳嗽反射。如果合并有肺部感染,咳嗽可能会伴有咳痰,但放射性肺炎急性期以干咳为主。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下降,放射性肺炎引起的咳嗽可能更难以缓解,且长期咳嗽可能会导致呼吸肌疲劳等问题。
发热:一般为低热,体温多在38℃左右,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放射性损伤导致肺部组织炎症,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反应。如果合并有细菌感染,发热可能会加重且持续时间延长。在女性患者中,生理周期等因素可能不会直接影响放射性肺炎的发热表现,但需要注意与其他可能导致发热的原因相鉴别。
2.体征方面
肺部啰音:可闻及干湿啰音。湿啰音是由于肺泡和小支气管内有渗出物,气体通过时形成的水泡音;干啰音是由于气道狭窄或部分阻塞,气流通过时产生的音响。在放射性肺炎早期,可能以散在的湿啰音为主,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啰音,并且范围可能扩大。对于长期吸烟的患者,其肺部基础状况较差,放射性肺炎引起的肺部啰音可能更容易被察觉,但也可能因为长期吸烟导致的肺部改变而容易被误诊。
(二)慢性期表现
1.症状方面
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如果放射性肺炎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进入慢性期后,肺组织逐渐纤维化,肺的弹性减退,气体交换功能进一步下降,患者的呼吸困难会逐渐加重。此时患者可能只能进行轻微的活动,甚至在静息状态下也会感到明显的气促。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可能会诱发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因为呼吸困难会增加心脏的负荷,本身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心脏功能已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影响。在儿童患者的慢性期,由于其身体仍在发育,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会严重影响其心肺功能的正常发育,导致生长发育迟缓等问题。
咳嗽:咳嗽可能会持续存在,程度可能较急性期减轻,但如果合并有肺部感染等情况,咳嗽会加重。慢性期的咳嗽是因为肺组织纤维化后,气道受到牵拉等刺激引起的。对于老年患者,慢性咳嗽可能会导致肋骨骨折等并发症,因为长期剧烈咳嗽会使胸部肌肉反复收缩,增加肋骨骨折的风险。
2.体征方面
肺纤维化体征:可出现胸廓活动度减小、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减弱等表现。胸廓活动度减小是因为肺组织纤维化后,肺的顺应性降低,胸廓的运动受到限制;叩诊浊音是由于肺组织实变或纤维化,含气量减少;呼吸音减弱是因为气体进出肺组织的阻力增加,传导减弱。在女性患者中,乳房等胸部组织的差异可能不会对肺纤维化体征的判断产生本质影响,但需要结合整体的胸部体征进行综合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