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骨折长期卧床病人的护理措施
为股骨骨折长期卧床病人提供全面护理,包括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干燥、预防压疮)、呼吸道护理(指导有效咳嗽咳痰、定期翻身拍背)、泌尿系统护理(保证充足饮水、留置尿管护理)、营养支持(合理饮食、补充钙质)和心理护理(关注心理状态、进行心理疏导),以促进病人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满足病人身心需求
一、皮肤护理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期为病人擦拭身体,尤其是受压部位,如背部、臀部、足跟等。使用温水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皮肤清洁可有效减少细菌滋生,降低压疮发生风险。研究表明,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能使压疮发生率显著降低。对于长期卧床病人,由于皮肤长时间受压,局部血液循环不畅,清洁护理尤为重要。
2.预防压疮:定时为病人翻身,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使用气垫床或海绵垫等减压装置,减轻身体受压部位的压力。不同体位的交替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气垫床等装置可分散压力,减少局部持续受压时间。例如,气垫床通过不断充气放气,使身体与床面的接触压力分布更均匀。
二、呼吸道护理
1.指导有效咳嗽咳痰:教会病人及家属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鼓励病人深呼吸后用力咳嗽,以促进痰液排出。长期卧床病人痰液易积聚,有效咳嗽咳痰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深呼吸可使肺部充分扩张,用力咳嗽能产生足够的气流将痰液排出。
2.定期翻身拍背:帮助病人翻身时配合拍背,拍背时五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病人背部,每次拍背10-15分钟,每日3-4次。拍背能使呼吸道内的痰液松动,利于痰液排出,预防肺部坠积性肺炎。不同部位的拍背可针对不同肺叶,促进痰液向大气道移动。
三、泌尿系统护理
1.保证充足饮水: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左右,以增加尿量,达到自然冲洗尿道的目的,减少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充足的水分摄入能稀释尿液,降低细菌在尿路繁殖的可能性。对于股骨骨折长期卧床病人,多饮水尤为重要,可根据病人的心脏、肾脏功能等调整饮水量,但一般建议维持在上述范围。
2.留置尿管的护理(若有):若病人留置尿管,要保持尿管通畅,定期更换尿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更换尿袋时要注意连接部位的消毒,尿管要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受压。留置尿管期间,要观察尿液的颜色、性状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四、营养支持
1.合理饮食安排:给予病人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保证营养均衡。蛋白质有助于身体组织的修复和维持,维生素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例如,可多食用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根据病人的年龄、性别等调整饮食结构,老年人可能需要适当控制脂肪摄入,女性病人可根据生理周期等适当调整营养摄入重点。
2.补充足够钙质:由于骨折恢复需要钙质,可适当增加含钙丰富的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等。钙是骨骼修复的重要原料,充足的钙摄入有助于股骨骨折的愈合。对于不同年龄的病人,钙的需求量有所不同,一般成年人每日钙摄入量建议在800-1000mg左右,可根据病情和个体差异适当调整。
五、心理护理
1.关注心理状态:长期卧床的股骨骨折病人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要密切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通过与病人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心理因素对病人的康复有重要影响,不良情绪可能影响食欲、睡眠等,进而影响身体恢复。
2.进行心理疏导: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适当的心理疏导方法,如讲解康复知识、成功案例等,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向病人介绍股骨骨折的康复过程和预期效果,让病人了解通过积极配合护理和治疗是可以逐渐恢复的。对于老年病人,要考虑其记忆力、理解能力等特点,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心理疏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