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病人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病毒性肺炎有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影像学上胸部X线早期肺纹理增粗,进展可现片状等阴影,CT可现磨玻璃影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多数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减少,CRP正常或轻度升高,病原学检查病毒核酸检测可确诊,病毒抗体检测双份血清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多为干咳,部分患者可伴有少量白痰,这是由于病毒侵袭呼吸道黏膜,导致呼吸道受到刺激引起咳嗽反射。不同年龄段的病毒性肺炎病人咳嗽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因不会咳痰而表现为频繁呛咳等情况。
2.呼吸困难: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呼吸急促,严重者可表现为呼吸窘迫,如呼吸频率加快(成人呼吸频率大于30次/分钟)、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影响了气体交换功能,导致机体缺氧,从而引起呼吸困难。对于有基础肺部疾病或年龄较小的患儿,呼吸困难可能更早出现且更易加重。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可为低热(体温37.3~38℃)、中度发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病毒在体内繁殖过程中会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而发热。不同年龄的病毒性肺炎病人发热特点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体温波动较大,而老年人发热可能相对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较小。
2.乏力:患者常感觉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下降。这是因为感染病毒后,机体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同时炎症反应也会产生一些毒素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从而导致乏力症状。
二、影像学表现
(一)胸部X线检查
早期可表现为肺纹理增粗,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片状、斑片状浸润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不同病毒引起的肺炎在X线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呈现出肺部炎症的影像学特征。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胸廓和肺部发育特点,X线检查时要注意与正常儿童肺部影像相鉴别。
(二)胸部CT检查
胸部CT比X线更能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情况,可发现肺部磨玻璃影、实变影等,对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例如在一些病毒性肺炎中,可见双肺多发的磨玻璃样改变,且病变可累及多个肺叶。在老年人中,胸部CT检查能更精准地发现细微的肺部病变,有助于早期干预治疗。
三、实验室检查表现
(一)血常规
1.白细胞计数:多数病毒性肺炎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可减少。这是因为病毒感染主要引起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而不是像细菌感染那样主要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例如在流感病毒引起的肺炎中,常可见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降低。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能会升高。
2.C反应蛋白(CRP):一般情况下,病毒性肺炎患者CRP正常或轻度升高。如果CRP明显升高,提示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或病情较重。对于儿童患者,CRP的变化同样可以辅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是否合并其他感染。
(二)病原学检查
1.病毒核酸检测: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病毒核酸,是确诊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例如可以检测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的核酸,若检测结果为阳性,即可明确为相应病毒引起的肺炎。不同病毒的检测方法和检测部位可能有所不同,在采集标本时要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病毒抗体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特异性抗体滴度4倍及以上升高有诊断意义。例如检测流感病毒抗体,若恢复期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可支持流感病毒感染的诊断。但抗体检测存在一定的窗口期,早期可能出现假阴性结果,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