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有什么
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有多样症状表现,呼吸系统有刺激性干咳、喘息、呼吸急促、发绀等,全身有发热、精神萎靡等;体征上肺部听诊早期呼吸音粗糙,随后闻及中、细湿啰音,叩诊一般无明显实变体征;婴儿症状更重易现严重并发症,年长儿症状相对较轻;需与其他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等鉴别,可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区分。
一、症状表现
1.呼吸系统症状
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病情进展后可出现咳痰,婴儿患者可能表现为咽部发出痰鸣音,由于婴儿不会有效咳痰,痰液易阻塞气道。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婴儿呼吸道较狭窄,咳嗽时症状可能更明显,年长儿咳嗽相对能表达但同样会因炎症刺激气道引发。
喘息:是常见症状之一,可听到双肺布满哮鸣音,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气道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引起气道狭窄,气流通过时产生哮鸣音。在婴儿中,喘息症状可能更为突出,部分婴儿可能因喘息导致呼吸急促,影响通气功能。
呼吸急促:表现为呼吸频率加快,婴幼儿正常呼吸频率相对较快,但患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时会明显增快,可超过60次/分。年龄越小,呼吸急促越需警惕病情变化,因为婴儿呼吸储备功能相对较差,呼吸急促会影响氧气摄入和二氧化碳排出,进而影响全身各器官功能。
发绀:病情较重时可出现口唇、甲床等部位发绀,提示机体缺氧。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导致气体交换障碍,血氧饱和度下降,从而出现发绀表现。
2.全身症状
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呈低热至高热不等,一般为38℃-39℃左右,部分婴儿可能表现为不规则发热。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病毒在体内繁殖刺激机体产生炎症介质,导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引起发热。对于小婴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时可能体温波动较大,且需密切观察,因为持续高热可能引发惊厥等并发症。
精神萎靡: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烦躁不安或嗜睡等表现。这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缺氧等因素有关,当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且缺氧时,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导致患儿精神状态改变。例如婴儿患病后可能原本活泼好动,但患病期间变得安静、嗜睡,需引起家长重视。
二、体征表现
1.肺部体征
听诊:早期可听到呼吸音粗糙,随后可闻及中、细湿啰音,以肺底及脊柱旁较多见。湿啰音是由于气道分泌物积聚,气体通过时形成的水泡破裂声。不同年龄段患儿肺部听诊表现可能有差异,婴儿肺部听诊时因胸廓小等因素,湿啰音可能更易集中在某些部位。
叩诊:一般无明显实变体征,重症时可能出现浊音,但相对较少见。叩诊主要用于辅助判断肺部是否有实变等情况,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早期肺部以炎症渗出为主,实变体征不明显。
三、不同人群特点
1.婴儿:婴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症状相对更重,除上述常见症状体征外,更易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为婴儿呼吸道解剖结构特点是气管、支气管较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纤毛运动差,所以感染后易发生气道阻塞。例如婴儿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呼吸急促加重、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表现,家长需高度警惕,及时就医。
2.年长儿:年长儿症状相对婴儿较轻,一般发热程度可能相对低一些,呼吸系统症状以咳嗽为主,喘息等症状相对婴儿少见,但也需注意病情变化,若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发展为重症肺炎。年长儿能够表达自身不适,如能主诉咳嗽、胸痛等,但胸痛相对少见,主要还是以呼吸道相关症状为主。
四、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要点
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需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如腺病毒肺炎等)、细菌性肺炎等鉴别。例如细菌性肺炎一般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可伴有脓痰等表现,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而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血常规多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等,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综合鉴别,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