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了怎么办
髌骨骨折后需及时就医行影像学检查明确情况,无明显移位者可保守治疗,有明显移位者多需手术治疗,之后进行分早期、中期、后期的康复治疗,同时要预防感染、关节僵硬、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康复需根据不同患者个性化制定计划并定期复查
一、及时就医诊断
1.影像学检查:髌骨骨折后需尽快进行X线检查,必要时行CT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明确骨折的具体情况,如骨折的部位(是髌骨的横断骨折、纵行骨折还是粉碎性骨折等)、移位程度等,不同的骨折类型和移位情况对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发育尚未成熟,影像学检查时需特别注意与正常骨骺等结构鉴别;对于老年患者,要同时关注是否合并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因为骨质疏松可能影响骨折的愈合及康复。
二、根据骨折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1.无明显移位的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如使用长腿石膏托或管型固定膝关节于伸直位3-4周。在此期间要密切观察患肢的肿胀、疼痛等情况,定期复查X线,了解骨折端的位置变化。儿童患者保守治疗时需注意石膏固定的松紧度,避免影响肢体血运,同时要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肌肉收缩等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老年患者保守治疗时要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可适当进行踝泵运动等。
2.有明显移位的骨折:多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手术的目的是恢复髌骨的正常解剖结构,保证膝关节的稳定性。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的具体操作和内固定材料的选择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由于骨骼仍在生长,内固定材料的选择需考虑到未来骨骼发育的影响;老年患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相对简便、恢复快的内固定方式,但要充分评估其全身状况和基础疾病对手术的耐受性。
三、康复治疗
1.早期康复(术后或固定后早期):在骨折固定后早期就开始进行康复训练,主要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即大腿肌肉用力收缩但不引起膝关节活动,每天可多次进行,每次持续一定时间,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儿童患者进行等长收缩锻炼时要注意家长的正确指导,避免患儿过度用力导致不适;老年患者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度进行,避免因过度疲劳影响康复。
2.中期康复(固定拆除后):当骨折达到一定愈合程度,拆除外固定后,开始进行膝关节的屈伸活动度训练。可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渐进性的膝关节屈伸练习,从较小的活动范围开始,逐渐增加活动度。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平衡和步行训练,但要注意避免摔倒等情况。儿童患者在进行膝关节屈伸训练时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强行过度活动导致二次损伤;老年患者由于平衡功能可能较差,训练时要有专人陪同,确保安全。
3.后期康复(骨折基本愈合后):进一步加强膝关节的力量训练和功能恢复,可进行上下楼梯、慢跑等训练,逐步恢复膝关节的正常功能。在整个康复过程中,要定期复查,根据骨折愈合情况调整康复训练方案。不同年龄、性别和基础状况的患者康复进度可能不同,需个性化制定康复计划。
四、并发症预防及注意事项
1.感染: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都要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如有伤口的话),对于手术患者要密切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儿童患者皮肤娇嫩,更要注意局部皮肤的护理;老年患者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需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发生。
2.关节僵硬:康复训练不及时或不当容易导致关节僵硬,所以要严格按照康复计划进行训练。儿童患者由于配合度相对较低,家长要积极督促其进行康复训练;老年患者要克服困难,坚持康复训练,以避免关节僵硬影响膝关节功能。
3.创伤性关节炎:骨折后如果关节面恢复不佳等情况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所以在治疗过程中要尽量恢复髌骨的正常解剖结构,促进骨折良好愈合。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过度负重等加重关节损伤的行为,定期随访观察关节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