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前置胎盘
中央前置胎盘是前置胎盘的一种,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病因与子宫内膜病变损伤、胎盘异常、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有关,临床表现为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无痛性阴道流血、贫血与感染风险,通过超声等检查诊断,治疗原则包括抑制宫缩等保守治疗和终止妊娠,高龄、有剖宫产史、多胎妊娠等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应事项,其是严重妊娠并发症,需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及对特殊人群密切关注以改善母儿预后。
一、中央前置胎盘的定义
中央前置胎盘是前置胎盘的一种类型,指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经产妇及多产妇。
二、中央前置胎盘的病因
1.子宫内膜病变与损伤:多次流产、刮宫、剖宫产等手术,可引起子宫内膜炎或萎缩性病变,使子宫蜕膜血管形成不良,胎盘为摄取足够营养,扩大面积,延伸至子宫下段,导致前置胎盘。例如有过剖宫产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时发生中央前置胎盘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剖宫产手术会损伤子宫肌层和内膜,影响胎盘着床位置。
2.胎盘异常:胎盘过大,如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较大;胎盘形态异常,如副胎盘等,都可能延伸至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内口。
3.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受精卵到达子宫腔后,滋养层尚未发育到能着床的阶段,继续下移植入子宫下段,在该处生长发育形成前置胎盘。
三、中央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
1.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无痛性阴道流血:这是中央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初次出血时间通常较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且出血往往反复发生,出血量较多。例如,患者可能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阴道大量流血,严重时可导致休克,危及母儿生命。
2.贫血与感染风险:反复阴道流血可导致孕妇贫血,使孕妇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
四、中央前置胎盘的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是诊断前置胎盘的主要方法。通过超声可以清楚地看到胎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能明确胎盘位置,确定是否为中央前置胎盘。一般在妊娠中期即可进行超声检查初步筛查,妊娠晚期再次复查以明确诊断。例如,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胎盘附着位置。
2.磁共振成像(MRI):对于超声诊断困难或准确性不高的情况,可考虑MRI检查,但一般不作为首选,主要用于超声检查难以明确胎盘位置等特殊情况。
五、中央前置胎盘的治疗原则
1.抑制宫缩、止血、纠正贫血、预防感染:根据孕妇孕周、阴道流血量等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如孕龄较小、胎儿未成熟时,尽量采取保守治疗,让胎儿在宫内继续生长发育,同时给予抑制宫缩药物,减少出血;补充铁剂纠正贫血等。
2.终止妊娠:如果孕妇出现大量阴道流血甚至休克,无论胎儿孕周大小,都应立即终止妊娠,以挽救孕妇生命;若孕周已达36周及以上,胎儿成熟,也应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多采用剖宫产术,因为中央前置胎盘行阴道分娩容易导致严重大出血等并发症。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孕妇年龄:对于高龄孕妇,发生中央前置胎盘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且孕期并发症较多,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包括超声检查的频率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高龄孕妇在孕期要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产检,一旦出现阴道流血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就医。
2.有剖宫产史的孕妇:此类孕妇再次妊娠发生中央前置胎盘的风险明显增加。在孕期要早期进行超声检查明确胎盘位置,整个孕期要避免剧烈活动,减少腹部撞击等可能导致出血的因素。在分娩时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剖宫产术中发生大出血的风险较高,需要有经验的医生和充足的血源等保障。
3.多胎妊娠孕妇: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较大,发生中央前置胎盘的概率相对增加。孕期要加强监测,包括超声监测胎盘位置、胎儿生长发育等情况,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一旦出现阴道流血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总之,中央前置胎盘是一种需要高度重视的妊娠并发症,通过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以及对特殊人群的密切关注和个性化处理,可以改善母儿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