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肿瘤的治疗方法
乳腺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等。手术有保乳手术(适用于临床Ⅰ、Ⅱ期,肿瘤不超3-5cm等情况)和改良根治术(适用于较晚期等);术后辅助放疗用于保乳术后降低局部复发率,术前放疗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降期增保乳机会,辅助化疗用于术后杀灭微转移灶;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用内分泌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用靶向治疗,不同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治疗方式并考虑相应影响因素。
一、手术治疗
1.乳腺癌保乳手术:适用于临床Ⅰ期、Ⅱ期的乳腺癌患者,肿瘤大小一般不超过3-5cm且与乳房体积比例适当等情况。通过切除肿瘤及部分周围正常组织,保留乳房外观。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保乳手术联合术后放疗的长期生存率与改良根治术相当,但需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确保切缘阴性等。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年轻患者在符合适应证时也可考虑保乳手术,但需充分沟通预后及乳房外形等情况;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评估手术风险与基础病控制情况。
2.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是乳腺癌常用的手术方式,切除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及其筋膜等,同时清扫腋窝淋巴结。适用于较晚期乳腺癌等情况。该手术能较为彻底地清除肿瘤组织,对于不同性别患者均适用,但术后患者乳房缺失会对心理等产生影响,需进行心理疏导等。对于老年患者,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评估心肺功能等是否能耐受手术。
二、放射治疗
1.术后辅助放疗:用于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降低局部复发率。一般在术后4-6周开始放疗,照射乳腺区域及锁骨上、腋窝等淋巴引流区。大量临床试验证实,保乳术后放疗可使局部复发率降低50%左右。对于不同年龄患者,放疗剂量等需根据年龄适当调整,老年患者可能对放疗耐受性稍差,但仍可根据身体状况给予合适剂量;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病史的患者,需注意放疗对心血管系统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如监测心脏功能等。
2.术前放疗:适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可使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降低肿瘤分期。一般照射2-4周后再进行手术。对于不同性别患者无特殊差异,但需关注患者放疗期间的反应,如皮肤反应等。
三、化学药物治疗
1.新辅助化疗: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可使肿瘤降期,增加手术保乳机会。常用方案如蒽环类联合紫杉类方案等。多项临床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后肿瘤缓解率可达50%-90%不等。对于年轻患者,需考虑化疗对卵巢功能的影响,可在化疗前进行卵巢保护咨询等;对于有肝肾功能基础病史的患者,需调整化疗药物剂量并监测肝肾功能。
2.辅助化疗:用于术后乳腺癌患者,杀灭体内可能存在的微转移灶,降低复发转移风险。常用方案根据患者病理类型、免疫组化结果等制定,如对于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可采用内分泌联合化疗等。不同年龄患者化疗药物选择及剂量调整不同,老年患者需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等的影响;对于有血液系统基础病史的患者,要警惕化疗导致的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四、内分泌治疗
1.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适用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阳性的乳腺癌患者。常用药物有他莫昔芬、芳香化酶抑制剂等。他莫昔芬可降低乳腺癌复发风险,芳香化酶抑制剂适用于绝经后患者。对于绝经前患者,他莫昔芬是常用选择;对于绝经后患者,根据病情可选择芳香化酶抑制剂。不同年龄患者内分泌治疗的选择有差异,年轻绝经前患者可能更多考虑卵巢功能保护;对于有子宫内膜基础病史的患者,使用他莫昔芬时需监测子宫内膜情况。
五、靶向治疗
1.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对于HER-2过表达的乳腺癌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在使用靶向药物前需进行HER-2检测。对于不同性别患者无特殊差异,但需关注靶向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心脏毒性等,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并密切监测心脏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