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浆细胞性乳腺炎常见症状包括乳房肿块(可发生于乳晕周围或其他部位,大小质地不一,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长期穿紧内衣、有乳腺增生病史者易出现)、乳头溢液(颜色多样、量可多可少,哺乳期后、常刺激乳头、有乳腺导管扩张症病史者易出现)、乳房疼痛(程度和性质不一,有周期性,生活方式、绝经后、有乳腺炎病史者需关注)、乳头凹陷(因炎症侵犯组织导致,先天性乳头发育不良、不注意乳房卫生、有乳腺肿瘤病史者需鉴别)、局部皮肤改变(红肿、发热等,肥胖、长期吸烟、有皮肤过敏史者情况不同),同时针对孕妇和哺乳期女性、老年女性、有基础疾病患者、过敏体质者、年轻女性给出了相应温馨提示。
一、乳房肿块
乳房肿块是浆细胞性乳腺炎常见症状之一。肿块可发生于乳晕周围或乳房其他部位,大小不一,小的如蚕豆,大的可如鸡蛋。肿块质地较硬,边界一般不清晰,表面不光滑,可与皮肤或周围组织粘连。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乳房肿块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年轻女性的肿块可能相对较小且活动度稍好,而年龄较大的患者肿块可能较大且质地更硬。女性在生活中若长期佩戴过紧的内衣,可能会影响乳房的血液循环,增加肿块形成的风险。有乳腺增生等病史的患者,出现乳房肿块时更需警惕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可能。
二、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也是较为常见的症状。溢液的颜色多样,可呈淡黄色、脓性、血性或浆液性等。溢液的量可多可少,有时可能只是在挤压乳头时才会出现少量溢液,有时则可能自行溢出。年轻女性若处于哺乳期后,由于乳腺导管扩张等原因,更容易出现乳头溢液。生活中经常刺激乳头的女性,如过度清洁或揉搓乳头,可能会诱发乳头溢液。有乳腺导管扩张症病史的患者,出现乳头溢液时应考虑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可能。
三、乳房疼痛
乳房疼痛程度不一,可为胀痛、刺痛、隐痛或触痛等。疼痛通常具有周期性,在月经前可能会加重。疼痛部位多与肿块位置相关,也可表现为弥漫性疼痛。不同生活方式对乳房疼痛有影响,长期精神压力大、熬夜的女性,可能会因内分泌失调导致乳房疼痛加重。绝经后女性若出现乳房疼痛,更要重视排查浆细胞性乳腺炎。有乳腺炎病史的患者,再次出现乳房疼痛时要及时就医。
四、乳头凹陷
部分患者会出现乳头凹陷的症状。乳头凹陷可能是由于炎症侵犯乳腺导管和乳头下组织,导致纤维组织增生和挛缩,从而牵拉乳头使其内陷。先天性乳头发育不良的女性更容易出现乳头凹陷,若同时发生浆细胞性乳腺炎,会加重乳头凹陷的程度。生活中不注意乳房卫生,导致乳头周围细菌滋生引发炎症,也可能影响乳头形态。有乳腺肿瘤病史的患者,出现乳头凹陷时需要与肿瘤导致的乳头改变相鉴别。
五、局部皮肤改变
乳房局部皮肤可能出现红肿、发热等表现,严重时皮肤可呈橘皮样改变或出现溃疡。皮肤红肿范围可大可小,发热程度也因人而异。肥胖女性由于乳房局部血液循环相对较差,皮肤散热困难,出现皮肤红肿发热的症状可能更明显。长期吸烟的女性,其血管收缩功能异常,可能影响乳房局部的血运和营养供应,导致皮肤更容易出现改变。有皮肤过敏史的患者,在诊断浆细胞性乳腺炎时要注意区分皮肤改变是否由过敏引起。
温馨提示:
1.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女性,由于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影响胎儿或婴儿健康。同时,要注意保持乳房清洁,正确哺乳,防止乳汁淤积。
2.老年女性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低,出现症状后恢复可能较慢,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加强营养支持,提高身体抵抗力。
3.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身体的恢复能力,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
4.过敏体质者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提前告知医生自己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5.年轻女性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内衣,避免过度挤压乳房,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运动等,以维持乳房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