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是什么
前置胎盘是妊娠28周后胎盘位置异常的妊娠状态,分为完全性、部分性、边缘性前置胎盘,病因与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胎盘异常、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有关,临床表现为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无痛性阴道流血及相关贫血、休克表现,对母婴有产后出血、植入性胎盘、产褥感染及胎儿窘迫、早产等影响,诊断靠超声等检查,处理分期待疗法(适用于特定情况)和终止妊娠(适用于相应情况,多采用剖宫产),有高危因素人群需加强产检。
一、类型
1.完全性前置胎盘:又称中央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完全覆盖宫颈内口。
2.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组织部分覆盖宫颈内口。
3.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边缘到达宫颈内口,但未覆盖宫颈内口。
二、病因
1.子宫内膜病变或损伤:多次流产、刮宫、剖宫产等手术史,可引起子宫内膜炎或萎缩性病变,使子宫蜕膜血管形成不良,胎盘为摄取足够营养,增大面积,延伸至子宫下段,导致前置胎盘。例如有过剖宫产史的女性,再次妊娠时发生前置胎盘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剖宫产手术会损伤子宫下段内膜,影响胎盘正常附着。
2.胎盘异常:胎盘面积过大,如多胎妊娠时胎盘面积较大,易延伸至子宫下段;胎盘形态异常,如副胎盘等,也可能导致前置胎盘。
3.受精卵滋养层发育迟缓:受精卵到达宫腔时,滋养层尚未发育到能着床的阶段,继续下移,着床于子宫下段,形成前置胎盘。
三、临床表现
1.妊娠晚期或临产时无痛性阴道流血:是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完全性前置胎盘初次出血时间较早,多在妊娠28周左右,称为“警戒性出血”;边缘性前置胎盘出血多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出血量较少;部分性前置胎盘的出血时间和出血量介于两者之间。例如,完全性前置胎盘孕妇可能在妊娠中期就出现反复大量阴道流血,而边缘性前置胎盘可能在临产后才开始出现少量阴道流血。
2.贫血及休克表现:如果阴道流血量较多,孕妇可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增快微弱、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同时胎儿可能出现窘迫、缺氧等情况。
四、对母婴的影响
1.对孕妇的影响
产后出血:前置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产后子宫肌纤维收缩力较差,胎盘不易完全剥离,可导致产后出血,是前置胎盘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植入性胎盘:胎盘绒毛植入子宫肌层,可导致胎盘剥离不全,发生产后大出血,甚至需要切除子宫。
产褥感染:由于反复阴道流血,孕妇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产褥感染。
2.对胎儿的影响:前置胎盘可导致胎儿窘迫、早产等。因为阴道流血可影响胎儿的血供,导致胎儿缺氧;同时,为了避免大出血,可能需要提前终止妊娠,导致早产,早产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死亡率和患病率增加。
五、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是诊断前置胎盘的主要方法。可以清楚显示子宫壁、胎盘、胎先露部及宫颈的位置,明确前置胎盘的类型。一般在妊娠28周后进行超声检查,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胎盘位置。
2.磁共振成像(MRI):对前置胎盘及胎盘植入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一般不作为首选,多用于超声检查诊断不明确的情况。
六、处理原则
治疗原则是抑制宫缩、止血、纠正贫血及预防感染,根据孕周、前置胎盘类型、出血量、胎儿状况等综合判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1.期待疗法:适用于妊娠<34周、胎儿存活、阴道流血量不多的孕妇。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左侧卧位,保持心态平静,给予镇静、止血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同时促进胎儿肺成熟等。例如,孕周较小的前置胎盘孕妇,通过期待疗法延长孕周,让胎儿更成熟,有利于提高胎儿的存活率。
2.终止妊娠:适用于孕妇反复大量阴道流血甚至休克者,无论胎儿成熟与否;或者胎龄达36周以上;胎儿肺成熟者;以及出血量多,危及胎儿者。终止妊娠的方式多采用剖宫产术,因为剖宫产可以迅速结束分娩,达到止血目的,是处理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
对于有前置胎盘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既往有剖宫产史、多次流产史等,在孕期应加强产检,早期发现前置胎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保障母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