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是什么病严重吗
肺栓塞是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致组织血液供应阻断的病理临床状态,常见栓子为血栓等。其严重程度差异大,轻者预后较好,重者可危及生命。相关影响因素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预防需针对不同人群采取如定期活动、适当运动、戒烟、合理使用抗凝药物等措施,特殊人群如妊娠期产褥期女性、老年人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肺栓塞是什么病
肺栓塞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见的嵌塞物质为血栓,由血栓引起的肺栓塞也被称为肺血栓栓塞症,此外,脂肪、羊水、空气等也可能成为栓子导致肺栓塞。
(一)发病机制
通常是由于静脉系统内形成血栓,当血栓脱落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肺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例如,长期卧床的患者,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可能引发肺栓塞。
二、肺栓塞严重吗
肺栓塞的严重程度差异较大,轻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重者可危及生命。
(一)轻者的表现及预后
部分肺栓塞患者症状较轻,可能仅有轻微的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治疗,预后相对较好。例如,一些小的肺栓塞,通过及时的抗凝等治疗,血栓可以逐渐被溶解或机化,肺部血液循环恢复,患者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对生活质量和寿命影响较小。
(二)重者的表现及预后
严重的肺栓塞可导致大面积肺组织血流中断,引起急性右心衰竭甚至猝死。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剧烈胸痛、咯血、晕厥等表现,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例如,大块肺栓塞时,肺动脉主干或主要分支被堵塞,肺循环阻力急剧增加,右心负荷加重,很快出现右心衰竭,若不及时抢救,患者可能在短时间内死亡。
三、肺栓塞的相关影响因素
(一)年龄因素
老年人发生肺栓塞的风险相对较高。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液黏稠度增加,静脉壁受损等因素都可能促进血栓形成,从而增加肺栓塞的发病几率。例如,60岁以上的人群肺栓塞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
(二)性别因素
一般来说,男性和女性在肺栓塞发病上没有绝对的性别差异,但某些特殊情况可能有影响。例如,女性在妊娠期和产褥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因素,肺栓塞的发病风险会增加。
(三)生活方式因素
1.长期卧床:如骨折后长期卧床、手术后长时间卧床等,会使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进而引发肺栓塞。
2.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的人,血液循环相对缓慢,也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增加肺栓塞的发病可能。
3.吸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的正常功能,促进血栓形成,增加肺栓塞的发病风险。
(四)病史因素
1.有静脉血栓病史:既往有过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再次发生肺栓塞的风险较高。因为曾经形成的血栓可能会再次脱落,导致肺栓塞。
2.患有恶性肿瘤: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存在促凝物质,且肿瘤细胞可能直接损伤血管内皮,同时患者常需要长期卧床等,这些因素都使得恶性肿瘤患者肺栓塞的发病风险明显升高。
3.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受损,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导致静脉血液淤积,增加血栓形成的机会,从而引发肺栓塞。
四、肺栓塞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一)预防措施
1.对于长期卧床的人群,要定期进行肢体活动,如定时翻身、做下肢屈伸运动等,促进静脉回流,减少血栓形成。
2.鼓励人们适当进行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3.戒烟,减少吸烟对血管内皮的损伤。
4.对于有静脉血栓高危因素的人群,如恶性肿瘤患者、长期服用避孕药的女性等,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使用抗凝药物进行预防,但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等。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和产褥期女性:要注意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如有呼吸困难等异常及时就医。因为此阶段身体的生理变化使得肺栓塞发病风险增加,早期发现和处理非常重要。
2.老年人:家属要督促其适当活动,定期体检,关注身体状况,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就诊,以便早期发现肺栓塞并进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