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乳腺炎的症状
乳腺炎有局部症状如乳房红肿热痛、肿块形成,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全身不适,不同人群乳腺炎症状特点不同,哺乳期女性有乳汁淤积等特点,非哺乳期女性症状相对不典型,特殊年龄人群症状有隐匿性等,还需与乳房囊性增生病、乳腺肿瘤等疾病鉴别
一、局部症状
1.乳房红肿热痛:乳腺炎最常见的局部表现为乳房某一部位出现红肿,皮肤温度升高,伴有明显疼痛。红肿范围可能逐渐扩大,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女性可能感觉胀痛,有的则是刺痛。例如,哺乳期乳腺炎常首发于乳房外上象限,初期乳房局部出现边界不清的硬结,随后硬结部位皮肤发红、肿胀,皮温升高,压痛明显。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局部组织,导致血管扩张、充血,组织液渗出增多,从而引起红肿热痛的表现。
2.肿块形成:随着病情发展,局部炎症进一步加重,可能形成肿块。肿块质地较硬,边界可能不太清晰。如果是哺乳期乳腺炎,肿块可能是由于乳汁淤积合并感染形成,肿块大小不一,小的如花生米大小,大的可累及整个乳房部分区域。非哺乳期乳腺炎的肿块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但也会有局部肿块形成的情况,这是炎症局部组织增生、渗出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乳腺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一般为低热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8℃~39℃左右,但也有少数患者体温可超过39℃。发热是身体对炎症的一种全身性反应,由于炎症因子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升高。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发热可能与乳汁淤积继发感染,细菌产生的毒素引起全身反应有关;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发热则是炎症本身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的一部分。
2.寒战:在发热的同时,有些患者可能会出现寒战,表现为怕冷、发抖。这是因为体温上升期,身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肌肉不自主收缩,从而引起寒战。寒战往往预示着炎症处于较为活跃的阶段,身体的免疫反应正在激烈进行。
3.全身不适: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不适症状。由于炎症消耗身体能量,以及发热等因素影响,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导致患者感觉疲倦、没有力气,对进食的欲望也会降低。
三、不同人群乳腺炎症状特点
1.哺乳期女性:除了上述局部和全身症状外,哺乳期乳腺炎患者往往有明显的乳汁淤积情况,可能在发病前就有乳房局部乳汁排出不畅的经历,如宝宝吸吮姿势不正确、哺乳间隔时间过长等导致乳汁淤积。而且哺乳期女性由于需要频繁哺乳,身体相对较为疲劳,抵抗力可能相对降低,更容易发生乳腺炎。其症状中乳房红肿热痛及肿块形成在哺乳期更为常见,且由于处于哺乳期,需要关注哺乳对婴儿的影响以及自身治疗对乳汁的影响等问题。
2.非哺乳期女性:非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局部肿块可能是主要表现之一,红肿热痛的表现可能不如哺乳期乳腺炎那么典型,发热等全身症状也可能相对较轻。非哺乳期乳腺炎的发生可能与自身免疫、乳腺导管扩张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病因导致的非哺乳期乳腺炎症状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来说,其局部肿块的情况需要与乳腺肿瘤等疾病相鉴别,因为症状不典型可能容易造成诊断上的延误。
3.特殊年龄人群:对于老年女性发生乳腺炎,症状可能相对隐匿,红肿热痛等局部表现可能不如年轻女性明显,而全身症状如发热等也可能不突出,需要更加仔细地观察乳房局部情况,避免漏诊。对于青少年女性发生乳腺炎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也需要按照乳腺炎的一般症状进行评估,同时要考虑到青少年的心理状态等因素,在诊断和处理时要兼顾其特殊情况。
四、与其他疾病的症状鉴别
1.乳房囊性增生病:乳房囊性增生病也可表现为乳房胀痛、肿块等,但肿块常为多发性,大小不一,呈结节状,与月经周期有关,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后缩小、变软。而乳腺炎的肿块一般与炎症相关,局部红肿热痛等表现更为突出,且乳腺炎有明确的感染相关因素或乳汁淤积等情况,可通过病史、局部体征及必要的检查如超声等进行鉴别。
2.乳腺肿瘤:乳腺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也可能有乳房肿块,但一般无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通过乳腺超声、钼靶、磁共振成像(MRI)及病理活检等检查可以明确鉴别,乳腺炎的肿块有炎症相关的表现,结合病史等不难区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