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肺炎症状及表现
病毒性肺炎有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肌肉酸痛;不同人群症状有差异,儿童可能有不典型消化系统症状且呼吸情况易被忽视,老年人症状不典型且易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孕妇需关注对胎儿影响;需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鉴别,细菌性肺炎多高热、咳脓痰且血常规有相应表现,支原体肺炎咳嗽剧烈干咳、发热程度一般不高且血清学等检查有特征。
一、病毒性肺炎的常见症状表现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可伴有少量白色黏液痰,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呼吸道黏膜炎症,刺激呼吸道感受器导致咳嗽反射。例如,在流感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肺炎中,患者常出现明显的咳嗽症状,且咳嗽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休息。
2.呼吸困难:病情较轻时可能仅表现为活动后气短,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静息状态下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呼吸窘迫。这是因为肺部受病毒侵袭后,气体交换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氧气吸入不足和二氧化碳排出障碍。如一些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会出现呼吸频率加快、鼻翼扇动等呼吸困难的表现。
3.胸痛:部分患者可出现胸痛症状,多为隐痛或刺痛,与呼吸运动相关,当深呼吸或咳嗽时胸痛可加重。这是由于炎症累及胸膜,刺激胸膜神经引起疼痛。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者会出现发热,体温可呈不同程度升高,可为低热(体温37.3-38℃)、中等度热(体温38.1-39℃)或高热(体温≥39℃)。发热是机体对病毒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病毒在体内繁殖过程中会释放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升高。例如,新冠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肺炎患者,发热是常见症状之一,部分患者可出现持续高热的情况。
2.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没有力气,活动耐力明显下降。这与病毒感染后机体代谢紊乱、能量产生不足以及炎症反应消耗机体能量等因素有关。
3.肌肉酸痛:可出现全身肌肉酸痛,以四肢肌肉较为明显,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引发炎症反应,释放的炎症介质刺激肌肉组织导致酸痛。
二、不同人群病毒性肺炎症状表现的差异
(一)儿童
儿童病毒性肺炎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除了上述常见的咳嗽、发热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拒食、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毒感染后可能同时累及消化系统。而且儿童呼吸频率相对较快,呼吸困难的表现可能更易被忽视,需密切观察其呼吸情况,如出现呼吸急促(婴儿呼吸频率>60次/分钟,幼儿呼吸频率>50次/分钟,学龄前期儿童呼吸频率>40次/分钟)等情况应警惕重症肺炎的可能。
(二)老年人
老年人病毒性肺炎症状往往不典型,发热程度可能不如年轻人明显,甚至可能体温正常或低于正常。同时,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感染病毒性肺炎后容易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出现意识障碍、低血压、休克等表现,病情进展较为迅速,预后相对较差。而且老年人咳嗽反射相对减弱,咳痰能力较差,痰液易阻塞气道,增加呼吸困难和肺部感染加重的风险。
(三)孕妇
孕妇感染病毒性肺炎时,除了自身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外,还需特别关注对胎儿的影响。由于孕妇处于特殊生理状态,病毒感染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导致胎儿生长受限、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同时,孕妇的呼吸功能可能因孕期生理变化而受到一定影响,感染后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三、病毒性肺炎症状与其他类似疾病症状的鉴别
(一)细菌性肺炎
细菌性肺炎多有高热、咳脓痰等表现,痰液性状与病毒性肺炎的白色黏液痰不同,细菌性肺炎患者咳出的痰可为黄色脓性痰。血常规检查中,细菌性肺炎常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病毒性肺炎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升高。例如,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细菌性肺炎,患者高热、咳脓痰症状较为典型,与病毒性肺炎的症状有明显区别。
(二)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咳嗽多为剧烈干咳,可伴有发热,发热程度一般不如某些重症病毒性肺炎高。血清学检查支原体抗体检测可呈阳性,而病毒性肺炎的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有助于明确病毒类型。支原体肺炎的肺部影像学表现与病毒性肺炎也有一定差异,支原体肺炎可出现肺部间质性炎症改变等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