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睾丸炎
通过病史采集了解发病情况、症状表现、既往病史等;体格检查进行阴囊和精索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通过超声检查观察睾丸等情况,综合这些手段可准确检查是否患睾丸炎并明确病情以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一、病史采集
1.发病情况:了解睾丸炎发生的急缓,例如是突然出现症状还是逐渐起病,起病前是否有剧烈运动、外伤等情况,不同的起病情况可能提示不同的病因,如剧烈运动后可能引发睾丸扭转等特殊情况,而缓慢起病可能与慢性感染等因素相关。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发病情况的意义有所不同,儿童若突然出现阴囊部位疼痛等症状需高度警惕睾丸扭转等急症,而成年人可能更多考虑感染等因素。
2.症状表现:询问患者是否有阴囊部位的疼痛,疼痛是单侧还是双侧,疼痛的性质是胀痛、坠痛还是锐痛等,同时了解是否伴有发热、寒战、尿频、尿急、尿痛等伴随症状。不同性别在症状表现上可能有一定差异,男性患者出现上述症状需重点排查睾丸相关疾病。另外,了解症状持续的时间,对于判断病情的急慢性有重要意义,例如症状持续时间较短的急性睾丸炎多与细菌感染等因素相关,而持续时间较长的可能涉及慢性炎症等情况。
3.既往病史: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泌尿系统感染史、附睾炎史、前列腺炎史等,因为这些既往病史可能增加睾丸炎发生的风险。同时,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糖尿病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包括睾丸炎等。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不注意个人卫生等,也需要在既往病史询问中体现,这些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与睾丸炎的发生相关。
二、体格检查
1.阴囊检查
外观:观察阴囊是否有红肿,红肿的范围、程度如何,阴囊皮肤有无破溃、皮疹等情况。不同年龄人群阴囊外观表现可能不同,儿童皮肤较薄嫩,红肿可能更明显且容易扩散。
睾丸触诊:触诊睾丸的大小、质地,双侧睾丸对比,正常睾丸质地中等,若发生睾丸炎时,睾丸可能肿大,质地变硬。检查睾丸有无压痛,压痛的部位是局限于某一部位还是弥漫性压痛。例如急性附睾炎累及睾丸时,可出现睾丸附睾肿大、触痛明显。对于儿童进行睾丸触诊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引起患儿过度疼痛和不适。
附睾检查:触诊附睾是否肿大、有无结节、压痛情况等,附睾炎常与睾丸炎合并存在,称为附睾-睾丸炎。
2.精索检查:触摸精索是否增粗、有无压痛,精索静脉曲张时可出现精索增粗呈蚯蚓状等表现,这也可能与睾丸炎的发生有一定关联,特别是一些因精索静脉曲张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而引发炎症的情况。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是否升高,若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性炎症,如细菌感染引起的睾丸炎等。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血常规的变化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仍可作为参考。
2.尿常规:检查尿液中是否有白细胞、红细胞等,若尿常规异常,提示可能存在泌尿系统的感染,而泌尿系统感染可能蔓延引发睾丸炎。例如尿道炎、膀胱炎等可通过逆行感染导致睾丸炎。
3.病原学检查
涂片镜检:对于怀疑细菌感染的患者,可进行尿道分泌物、前列腺液或阴囊分泌物涂片镜检,查找致病菌,如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阳性菌等,有助于明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
细菌培养:取上述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明确具体的致病菌,并为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例如通过培养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对该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四、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超声表现:睾丸炎超声表现为睾丸肿大,实质内回声不均匀,可见低回声区。通过超声检查可以鉴别睾丸炎与睾丸扭转等其他阴囊急症,睾丸扭转时超声表现为睾丸血流减少或消失,而睾丸炎时睾丸血流信号增多。超声检查对于不同年龄人群的检查操作基本相似,但儿童由于配合度等问题可能需要适当安抚。
检查意义:超声检查是诊断睾丸炎常用且重要的影像学方法,能够直观地观察睾丸、附睾的形态、结构及血流情况,有助于明确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对于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手段,可以较为准确地检查是否患有睾丸炎,并明确病情的相关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