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肺栓塞时会出现什么症状
肺栓塞可引发多种症状,包括约80%患者出现的因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导致的活动后或休息时呼吸困难,发生率60%-70%的因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的多样胸痛,发生率约30%的因肺组织缺血坏死致肺泡或支气管黏膜出血的咯血,约11%-26%患者因心输出量急剧下降脑供血不足导致的晕厥,因呼吸困难、胸痛等出现的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还有发生率30%-40%的气道受刺激引起的咳嗽、约10%-15%的心输出量改变致的心悸、约40%左右因机体炎症反应等引起的低热等其他症状,不同年龄和特殊时期人群表现各有特点需注意鉴别。
一、呼吸困难
发生机制:肺栓塞时,栓塞物质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导致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进而引起呼吸困难。这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约占80%。不同年龄人群中均可出现,年轻人若有长时间不活动等诱因后出现呼吸困难需警惕;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心肺功能减退,肺栓塞时呼吸困难可能更易被忽视,但也是较为突出的表现。女性在妊娠期等特殊时期发生肺栓塞时,呼吸困难可能因生理状态改变而更难早期识别。
表现特点:可表现为活动后明显加重,休息时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严重时患者会感觉气促明显,呼吸频率增快。
二、胸痛
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肺动脉栓塞后,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刺激胸膜或肺动脉壁的神经末梢引起胸痛。胸痛的发生率约为60%-70%。年龄较大者发生肺栓塞时胸痛可能不典型,因为其痛觉感知等可能与年轻人不同;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胸痛可能被原发病掩盖;女性在非妊娠期发生肺栓塞时,胸痛表现与一般人群类似,但妊娠期发生肺栓塞时,需考虑到妊娠相关生理变化对胸痛表现的影响。
表现特点:疼痛性质多样,可为胸膜炎样胸痛,多位于患侧胸部,呼吸时加重;也可为心绞痛样胸痛,疼痛部位可不固定,程度可轻可重。
三、咯血
发生机制:肺栓塞后,肺组织缺血坏死,肺泡或支气管黏膜出血可导致咯血。其发生率相对较低,约占30%。不同年龄人群中咯血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发生肺栓塞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生咯血需高度重视;老年人咯血可能与其他肺部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等)咯血表现相似,需注意鉴别;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咯血可能与平时表现无明显差异,但需结合整体临床情况判断。
表现特点:咯血程度不一,可为痰中带血,也可出现较大量咯血,咯血量少者仅在痰液中可见少量血丝,多者可出现数十毫升甚至更多的咯血。
四、晕厥
发生机制:肺栓塞时,心输出量急剧下降,脑供血不足可导致晕厥。约11%-26%的肺栓塞患者可出现晕厥。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发生肺栓塞导致晕厥极为少见,但一旦出现需排查先天性心肺等相关疾病;老年人发生晕厥可能本身就存在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诱因,肺栓塞导致的晕厥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晕厥相鉴别;女性在妊娠等特殊时期发生晕厥,要考虑到肺栓塞等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可能。
表现特点:患者突然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可伴有跌倒等情况,恢复后可能伴有头晕、乏力等不适。
五、烦躁不安、惊恐甚至濒死感
发生机制:由于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的存在,患者会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改变。这是因为身体处于缺氧等不良状态,刺激神经系统导致。不同年龄人群对症状的耐受和情绪反应不同,儿童可能因不适而表现出哭闹等;老年人可能因基础疾病较多,对不适的耐受相对较差,烦躁等情绪可能更明显;女性在面对疾病时可能因生理和心理特点,更容易出现惊恐等情绪。
表现特点:患者情绪不稳定,表现为不停地躁动、惊恐,感觉自己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有濒死的感觉。
六、其他症状
咳嗽:肺栓塞时,气道受到刺激可引起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白痰,发生率约为30%-40%。不同年龄人群咳嗽表现类似,但儿童咳嗽需注意与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鉴别;老年人咳嗽可能合并慢性呼吸道疾病,需综合判断。
心悸:心输出量改变等因素可导致心悸,约占10%-15%。不同年龄人群心悸表现有所差异,年轻人发生心悸可能更易发现并重视,老年人可能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疾病,心悸可能被原发病掩盖。
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这是由于肺栓塞后机体的炎症反应等引起,发生率约为40%左右。不同年龄人群发热表现类似,但儿童发热需警惕是否为感染等其他原因,老年人发热可能与多种基础疾病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