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37周剖风险大不大
前置胎盘37周剖存在母体和胎儿方面风险,母体有出血、感染风险,胎儿早产相关风险降低但仍需关注,高龄及多次剖宫产史孕妇风险更高。可通过产前完善检查、多学科协作,手术中注意操作技巧等降低风险,产前要密切监测,手术中需高度警惕并做好急救准备,术后加强观察。
一、前置胎盘37周剖的风险评估
(一)母体方面风险
1.出血风险
37周时胎儿已成熟,前置胎盘孕妇在剖宫产时可能面临较多出血情况。前置胎盘会使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宫颈口附近,剖宫产时子宫下段肌组织收缩力较差,难以有效压迫胎盘附着面止血,据相关研究统计,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术中出血量较非前置胎盘孕妇明显增多,平均出血量可能达到[具体数值]以上,大量出血可能导致产妇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对于有多次剖宫产史、胎盘植入等合并症的前置胎盘孕妇,出血风险会进一步加大。例如存在胎盘植入时,胎盘组织侵入子宫肌层甚至穿透子宫浆膜层,手术中难以完整剥离胎盘,出血难以控制,严重威胁产妇生命安全。
2.感染风险
由于胎盘位置异常,剖宫产手术操作时,子宫下段及宫颈部位容易受到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发生感染的几率增加。孕妇术后可能出现子宫内膜炎、盆腔感染等情况。研究表明,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较正常妊娠剖宫产者高[具体倍数]左右,感染会影响产妇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时间。
(二)胎儿方面风险
1.早产相关风险已降低但仍需关注
37周时胎儿已足月,早产相关的不良预后风险已大大降低,但仍需关注胎儿出生后的情况。由于前置胎盘孕妇剖宫产时胎儿娩出过程中可能因胎盘因素影响胎儿血供等情况,胎儿出生后可能存在低体重、呼吸窘迫等风险相对正常足月剖宫产儿略有增加。不过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目前37周胎儿各器官发育相对较为成熟,整体胎儿因37周剖宫产面临的严重不良预后风险较34周之前剖宫产已明显降低,但仍需密切观察新生儿情况。
对于有前置胎盘合并其他妊娠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等的孕妇,37周剖宫产时胎儿可能受到母体并发症的间接影响,需要更加谨慎评估胎儿在宫内及出生后的状况。
二、降低风险的措施
(一)产前准备
1.完善检查
产前应完善超声检查,明确胎盘位置、胎盘与子宫肌层的关系等情况,必要时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进一步评估胎盘植入等情况。通过详细的检查可以让医生充分了解病情,做好充分的手术预案,包括准备充足的血源等,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大量出血情况。
同时要监测孕妇的凝血功能等相关指标,评估孕妇的整体状况,对于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的孕妇,提前进行相应的纠正治疗,降低手术中出血及术后出血的风险。
2.多学科协作
由产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参与孕妇的诊疗。麻醉科医生要做好充分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困难气道等情况以及保障手术中产妇的麻醉安全,输血科要随时准备好血液制品,以应对剖宫产术中可能出现的大量出血情况。多学科协作能够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二)手术过程注意事项
1.手术操作技巧
剖宫产手术中,医生要选择合适的切口,尽量避开胎盘附着部位,以减少出血。在娩出胎儿后,要迅速处理胎盘,对于有胎盘植入可能的情况,要做好胎盘难以剥离等情况的应对准备,必要时可能需要进行子宫动脉结扎、髂内动脉结扎甚至子宫切除等手术方式来控制出血。
手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
三、特殊人群情况考虑
(一)高龄孕妇
高龄孕妇(年龄≥35岁)本身合并妊娠并发症的几率增加,对于前置胎盘37周剖宫产,高龄孕妇面临的风险可能更高。除了母体出血、感染风险增加外,胎儿可能存在的潜在风险也相对较高。高龄孕妇在产前要更加密切监测自身健康状况及胎儿情况,产前检查要更加频繁,手术中及术后要加强监护,因为高龄孕妇术后恢复相对较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可能进一步升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护理。
(二)有多次剖宫产史孕妇
有多次剖宫产史的孕妇发生前置胎盘植入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增加,37周剖宫产时风险更大。这类孕妇产前要通过详细的超声及MRI检查充分评估胎盘情况,手术中要高度警惕胎盘植入的可能,做好快速输血、子宫切除等急救准备。术后要密切观察子宫恢复情况及有无感染等情况,因为多次剖宫产史会导致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等情况,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