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注意事项有哪些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需从休息与体位、饮食营养、康复锻炼、医疗复查、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急性期严格卧床休息,调整合适体位;饮食要营养均衡且避免不良饮食;康复锻炼分早期、中期、后期逐步进行;要定期复查并据结果调整方案;需预防压疮、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
一、休息与体位
1.急性期休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后急性期需严格卧床休息,一般建议卧硬板床,这样能使脊柱保持良好的对线,减少骨折部位的进一步移位。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其骨骼发育尚未成熟,更需要严格卧床,因为不当的活动可能会影响骨折愈合甚至导致畸形。成人在急性期也应避免过早下床活动,通常需要卧床2-6周左右,具体时间根据骨折的严重程度而定。
2.体位调整:卧床时可采取仰卧位,在腰部下方垫薄枕,使腰椎处于轻度前凸的位置,这样有助于骨折复位和缓解疼痛。对于女性患者,要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体位导致局部受压不适,可适当调整体位,但要保证骨折部位的稳定。老年患者由于骨质疏松等原因,在调整体位时动作要轻柔,防止加重骨折或引发其他并发症。
二、饮食营养
1.营养均衡:保证摄入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蛋白质有助于骨折修复,可多吃瘦肉、鱼类、蛋类等;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牛奶、豆制品、虾皮等是钙的良好来源;维生素C、D等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代谢,可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深海鱼类等。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支持骨折愈合和身体生长;老年患者由于胃肠功能可能减退,要注意饮食易消化且营养丰富,可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预防便秘。
2.避免不良饮食: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同时要戒烟限酒。辛辣食物可能会引起血管收缩,不利于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油腻食物不易消化,可能会影响营养吸收;吸烟饮酒会影响骨骼的血液供应和代谢,不利于骨折愈合。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要注意控制糖分摄入,保证饮食符合糖尿病饮食要求,避免血糖波动影响骨折恢复。
三、康复锻炼
1.早期锻炼:在骨折稳定后可开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早期可进行下肢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即下肢肌肉用力收缩但不产生关节活动,这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对于儿童,早期锻炼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活动;老年患者由于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较差,锻炼要循序渐进,可从简单的肌肉收缩开始。
2.中期锻炼:随着骨折的愈合,可逐渐增加锻炼强度,进行腰背肌的锻炼,如五点支撑法等。五点支撑法是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一会儿再放下,一起一落为一个动作。成人可逐步增加锻炼次数和强度,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女性患者在锻炼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避免因锻炼不当导致腰部不适;有骨质疏松病史的患者锻炼时要防止摔倒等意外发生。
3.后期锻炼:骨折基本愈合后可进行恢复性的全身锻炼,如散步、游泳等。散步要逐渐增加距离和速度,游泳是比较适合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运动,能在不负重的情况下锻炼全身肌肉和关节。儿童在后期锻炼要注意安全,避免参与过于剧烈的运动;老年患者游泳时要选择合适的泳池环境,有家人陪同。
四、医疗复查
1.定期复查: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复查,一般在骨折后的1周、1个月、3个月等时间节点进行X线等检查,以了解骨折的愈合情况。儿童由于骨折愈合速度相对较快,复查频率可能相对更高;老年患者因为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问题,复查对于监测骨折愈合和骨骼健康非常重要。
2.根据复查调整方案:根据复查结果,医生会调整康复锻炼计划或治疗方案。如果复查发现骨折愈合不佳,可能需要延长卧床时间或调整康复锻炼方法;如果愈合良好则可以逐步增加活动量。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复查时要同时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如糖尿病患者要关注血糖控制对骨折恢复的影响等。
五、并发症预防
1.压疮预防:长期卧床的患者要注意预防压疮,定时翻身,一般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要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止擦伤皮肤。对于儿童,皮肤较为娇嫩,翻身时更要轻柔;老年患者由于皮肤弹性差,骨突部位如骶尾部、足跟等要加强护理,可使用气垫床等辅助设备。
2.肺部感染预防:鼓励患者深呼吸和咳嗽咳痰,有条件的可进行雾化吸入等。儿童要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家长可帮助其拍背促进痰液排出;老年患者由于呼吸功能可能减弱,更要重视肺部感染的预防,可指导其进行有效的呼吸训练。
3.泌尿系统感染预防: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起到自然冲洗尿道的作用。对于儿童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老年患者如果存在排尿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处理,避免泌尿系统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