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精囊炎
精囊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感染性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病因包括病原体感染、性生活不规律、盆腔区域长时间受压等,诊断可通过症状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预防需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盆腔受压、积极治相关疾病、增强体质。
一、精囊炎的定义
精囊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精囊发生的炎症反应。精囊是男性生殖系统中储存精液的重要器官,当精囊受到细菌等病原体侵袭时,就会引发精囊炎。
二、精囊炎的分类
1.急性精囊炎:起病较急,多由细菌等病原体快速感染精囊所致。患者常突然出现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同时伴有会阴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下腹部等部位,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排尿症状,以及血精现象,即精液中带有血液。
2.慢性精囊炎:多由急性精囊炎未彻底治愈迁延而来。患者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可能仅有会阴部不适或隐痛,血精症状可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如早泄、遗精等情况,对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三、精囊炎的病因
1.病原体感染
细菌感染:常见的病原体有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变形杆菌及假单胞菌等。病原菌可通过尿道逆行感染精囊,如不洁性生活、不注意个人卫生等情况,容易导致细菌由尿道上行侵入精囊。另外,前列腺、直肠、膀胱等部位的感染病灶的病原菌可蔓延至精囊。例如,患有前列腺炎时,炎症可能会波及精囊,引发精囊炎。
其他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等也可引起精囊炎,不过相对细菌感染来说较为少见。结核杆菌引起的精囊炎往往病程较长,症状相对隐匿,可能伴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结核中毒症状。
2.性生活不规律
过度性生活:性生活过于频繁,会使精囊长时间处于充血状态,容易引发感染,导致精囊炎。比如一些青壮年男性,性生活没有节制,一周多次性生活甚至每天性生活,就增加了患精囊炎的风险。
性生活中断:比如在性生活过程中突然中断性交,精囊内的精液不能正常排出,长时间淤积在精囊内,也容易诱发精囊炎。
3.盆腔区域长时间受压:久坐、长时间骑自行车等行为会导致盆腔区域长时间受压,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使精囊的防御能力下降,增加精囊炎的发病几率。例如,出租车司机、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等,由于工作原因长时间保持坐姿,精囊受到压迫,容易引发炎症。
四、精囊炎的诊断方法
1.症状询问: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包括是否有血精、会阴部疼痛、排尿异常等情况,以及症状出现的时间、发展过程等。通过对症状的了解,初步判断是否有精囊炎的可能。
2.体格检查
直肠指检:医生通过直肠指检可以触摸精囊,了解精囊的大小、质地、有无压痛等情况。急性精囊炎患者精囊可能会肿大,有明显压痛;慢性精囊炎患者精囊可能质地变硬,有结节感等。
3.实验室检查
精液常规检查:精液中如果发现大量红细胞、白细胞,有助于诊断精囊炎。因为精囊炎会导致精囊黏膜充血、水肿,容易引起出血和炎症细胞浸润,从而使精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增多。
血常规检查:急性精囊炎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能会出现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有急性炎症反应。
4.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观察精囊的形态、大小、结构等情况。精囊炎患者超声下可能会显示精囊增大,回声不均匀等改变。超声检查具有无创、简便等优点,是常用的辅助诊断方法之一。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于一些诊断不明确的情况,MRI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精囊的病变情况,有助于准确诊断精囊炎以及与其他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五、精囊炎的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规律性生活:避免过度性生活和性生活中断,保持适度、规律的性生活。一般建议青壮年男性每周性生活次数保持在适度范围,以不引起身体不适为宜,例如每周2-3次左右。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避免细菌滋生。尤其是性生活前后,男女双方都应清洗外生殖器,减少病原体感染的机会。
2.避免盆腔区域长时间受压:避免长时间久坐、骑自行车等行为,定时起身活动,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例如,开车的司机每隔1-2小时应下车活动10-15分钟,缓解精囊等部位的受压情况。
3.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患有前列腺炎、尿道炎等生殖泌尿系统疾病时,应积极治疗,防止病原菌蔓延至精囊引发精囊炎。例如,一旦发现尿道炎,应及时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规范治疗,控制炎症,避免炎症向精囊扩散。
4.增强体质:通过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方式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合理饮食应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适量运动可以选择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坚持3-5次,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有助于提升身体抵抗力,降低精囊炎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