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肺炎症状及表现有哪些
支气管肺炎有呼吸系统和全身症状表现,婴幼儿症状不典型、变化快,儿童症状较接近典型但个体有差异,特殊病史人群如患先天性心肺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患病时病情更严重,需分别注意相应事项。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多为频繁的刺激性干咳,随后可出现有痰的咳嗽。不同年龄段儿童表现有所差异,婴幼儿可能咳嗽相对不典型,较大儿童能较明确表述咳嗽情况。例如,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发现,支气管肺炎患儿咳嗽症状较为突出,且咳嗽程度会因病情轻重而不同,病情较重者咳嗽较为剧烈,影响睡眠和进食等。
2.气促:呼吸频率加快是常见表现,婴儿呼吸频率可增快至40-80次/分钟,幼儿可达到30-50次/分钟,儿童则可能超过20次/分钟。同时可能伴有鼻翼扇动、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等。气促的发生与肺部炎症导致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有关,不同年龄阶段由于呼吸生理特点不同,气促表现的明显程度也有差异,比如新生儿可能气促表现相对更隐蔽,而年长儿可能能较清晰察觉呼吸变化。
3.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费力,口唇、甲床发绀等。这是因为肺部炎症使得气体交换受阻,机体缺氧加重,从而出现呼吸困难表现。不同年龄儿童对呼吸困难的耐受和表现形式有别,婴幼儿可能通过增加呼吸频率等方式代偿,而病情进一步加重时则会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表现。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数患儿会出现发热,体温可高可低,可为低热(37.3-38℃)、中等度热(38.1-39℃)或高热(39℃以上)。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一种免疫反应,不同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发热特点有所不同,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可能发热相对更为持续和明显,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程度可能相对多样。但需注意,新生儿、小婴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可能发热不明显,甚至体温不升。
2.精神萎靡:患儿可出现精神不振、烦躁不安或嗜睡等表现。这与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反应以及缺氧等因素有关。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更易出现精神状态的改变,如新生儿可能表现为拒奶、反应差等。例如一些临床观察发现,支气管肺炎患儿精神萎靡情况与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病情越重,精神萎靡表现可能越明显。
3.食欲不振:患儿常出现食欲减退,不想进食,这与发热、感染导致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等有关。不同年龄儿童食欲不振的表现程度不同,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奶量减少,年长儿可能表现为对食物兴趣降低等。
二、不同人群特点及相关情况
(一)婴幼儿
1.症状表现特点: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症状相对不典型,除了上述咳嗽、气促等表现外,可能呼吸增快更为突出,而且可能较早出现精神萎靡、拒奶等全身症状。由于婴幼儿呼吸道较狭窄,肺部炎症易导致气道梗阻,所以气促等呼吸系统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例如,临床中发现很多6个月-2岁的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呼吸增快是家长带孩子就诊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可能伴有明显的精神差、拒奶情况。
2.注意事项:家长要密切观察婴幼儿的呼吸情况、精神状态和奶量等。因为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一旦发现呼吸异常增快、精神极度萎靡、拒奶持续不缓解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同时,要保持婴幼儿居住环境的空气流通,但避免让婴幼儿直接吹风受凉。
(二)儿童
1.症状表现特点:年长儿童支气管肺炎症状相对更接近典型表现,咳嗽、发热等症状相对较明确表述。但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比如体质较好的儿童可能症状相对较轻,而本身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可能症状相对较重,且恢复相对较慢。例如,有哮喘基础疾病的儿童患支气管肺炎时,可能咳嗽等症状更易加重,且喘息等表现可能更为明显。
2.注意事项:儿童在患病期间要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要鼓励儿童适当饮水,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利于痰液排出。在饮食方面,要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但要避免过于油腻、辛辣的食物。并且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再次受凉加重病情。
(三)特殊病史人群
1.有先天性心肺疾病患儿:这类患儿患支气管肺炎时,病情往往更为严重。因为本身心肺功能存在基础问题,肺部炎症会进一步加重心肺负担,更容易出现气促、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而且恢复时间可能更长。例如,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患支气管肺炎后,可能很快出现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所以这类患儿患病后需要更加密切的医疗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功能低下的患儿,患支气管肺炎时,病原体更容易侵袭,病情可能更难控制,感染可能更易扩散,而且可能出现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谨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要采取措施提高患儿的免疫功能相关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