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前滑囊炎是怎么回事
髌前滑囊炎是髌前滑囊发生的炎症,其病因包括创伤(急性创伤和慢性损伤)和感染因素;临床表现有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及局部压痛等体征;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超声、X线);治疗分非手术治疗(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及特殊职业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治疗需谨慎,老年人治疗要兼顾基础疾病,特殊职业人群需采取防护措施。
一、定义与解剖基础
髌前滑囊炎是指髌前滑囊发生的炎症。髌前滑囊位于髌骨前面皮下,是人体正常的解剖结构之一,主要起到减少皮肤与髌骨之间摩擦的作用。
二、病因
1.创伤因素
急性创伤:比如膝关节前方受到直接的撞击,像摔倒时膝盖前方着地,或者被外力直接击打等情况,都可能导致髌前滑囊受到损伤,引发炎症。这种情况在从事某些剧烈运动的人群中较为常见,例如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因碰撞而出现此类损伤。
慢性损伤:长期反复的摩擦、压迫也可引起滑囊炎症。比如长期跪地工作的人群,像擦鞋工,由于膝盖长时间与地面摩擦,髌前滑囊不断受到刺激,容易逐渐发生炎症;还有一些人习惯跪坐,也会因为反复的摩擦导致髌前滑囊炎。
2.感染因素
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可直接侵入髌前滑囊,引发感染性炎症。例如皮肤破损后,细菌从伤口处侵入滑囊,就可能导致滑囊发生感染性炎症。这种情况在皮肤卫生状况较差或者有皮肤损伤未及时处理的人群中更容易发生。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疼痛:膝关节前方髌前区域出现疼痛,疼痛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异。急性损伤引起的炎症可能疼痛较为剧烈,而慢性炎症引起的疼痛相对较隐匿,但活动时疼痛可能会加重。例如在行走、屈膝、跪地等动作时,疼痛可能会明显感觉加重。
肿胀:髌前滑囊区域出现肿胀,肿胀处可摸到饱满的囊性感。肿胀的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炎症越重,肿胀可能越明显。
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肿胀,膝关节的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尤其是屈膝等动作可能会受到明显影响,患者会感觉膝关节活动不灵活。
2.体征
局部压痛明显,按压髌前滑囊区域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感。通过体格检查还可能发现滑囊有波动感(如果是积液较多时)等体征。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视诊观察髌前区域的肿胀情况、皮肤有无破损等;触诊检查压痛部位、有无波动感等,初步判断髌前滑囊炎的可能性。
2.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清晰地看到髌前滑囊的情况,能发现滑囊是否有积液、滑囊壁是否增厚等,有助于明确诊断,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尤其适合用于初步评估髌前滑囊的病变情况。
X线检查:一般主要用于排除其他骨骼病变,如髌骨骨折等情况,虽然对于滑囊本身的显示不如超声,但在诊断中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五、治疗与康复
1.非手术治疗
休息:让膝关节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活动量,尤其是避免导致疼痛加重的动作,如长时间跪地、过度屈膝等,这样可以减轻滑囊的进一步损伤,有利于炎症的消退。
物理治疗:
冷敷:在急性期(一般指损伤后的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可以减轻肿胀和疼痛,通过降低局部温度,收缩血管,减少炎性物质的渗出。
热敷:在急性期过后(一般48小时后),可以进行热敷,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热敷温度一般控制在40-50℃,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3-4次。
药物治疗:如果疼痛较为明显,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但具体药物需遵医嘱,不过在文章中仅需提及药物名称概念,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
2.康复锻炼:在症状缓解期,可以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膝关节的屈伸活动等,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避免过度锻炼加重炎症。康复锻炼可以帮助恢复膝关节的活动度和肌肉力量。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发生髌前滑囊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由于儿童的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治疗时要更加谨慎。例如在物理治疗方面,儿童对冷热的耐受程度与成人不同,冷敷或热敷的时间需要适当缩短,避免造成冻伤或烫伤。同时,康复锻炼要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适合儿童的简单康复动作,以促进恢复且不影响生长发育。
2.老年人:老年人发生髌前滑囊炎可能与关节退变等因素有关。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下降,在治疗时要考虑到其基础疾病等情况。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更加注重安全性,如物理治疗的强度要适中,避免因为治疗不当导致其他并发症。同时,老年人恢复相对较慢,需要更长时间的休息和康复过程,家属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老年人进行康复护理。
3.特殊职业人群:对于长期跪地工作的特殊职业人群,如擦鞋工等,在工作中要采取防护措施,如佩戴护膝等,减少髌前滑囊受到的摩擦和压迫,降低发生髌前滑囊炎的风险。如果已经患有髌前滑囊炎,在工作中要注意适当休息,调整工作姿势,避免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