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慢阻肺的治疗方法
老人慢阻肺的治疗管理包括药物治疗(如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氧疗、康复治疗(呼吸训练、运动训练)、疫苗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以及健康教育与管理(戒烟指导、环境管理、病情监测与随访),通过多方面措施改善老人慢阻肺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一、药物治疗
(一)支气管舒张剂
1.作用机制: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例如β?受体激动剂可选择性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环磷腺苷(cAMP)含量增加,进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抗胆碱能药物能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起到舒张支气管作用。
2.常用药物: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起效快,可迅速缓解症状;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作用持续时间长;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等。对于老人慢阻肺患者,可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支气管舒张剂,一般按需使用短效药物缓解症状,规律使用长效药物控制气道炎症和症状。
(二)糖皮质激素
1.作用机制:具有抗炎作用,能减轻气道炎症,减少黏液分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影响炎症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表达,从而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
2.常用药物及使用方式:常用药物有吸入用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对于中重度且反复加重的老人慢阻肺患者,可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能更好地控制症状和减少急性加重发作。但使用时需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如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等,老人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和用药后的漱口等。
二、氧疗
1.目的:纠正低氧血症,提高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况。对于老人慢阻肺出现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2.氧疗方法及指征:一般采用低流量吸氧,氧流量1-2L/min,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指征为PaO?≤55mmHg或SaO?≤88%,有或没有高碳酸血症;或PaO?55-60mmHg,或SaO?<89%,并有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水肿或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0.55)。老人进行氧疗时要注意严格按照氧流量要求,避免自行调节流量过高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等不良后果,且要定期监测血氧情况调整氧疗方案。
三、康复治疗
(一)呼吸训练
1.缩唇呼吸:患者闭嘴经鼻吸气,然后通过缩唇缓慢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或1:3。作用是延长呼气时间,增加气道压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改善通气功能。老人可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进行多次缩唇呼吸训练,每次练习时间可逐渐增加。
2.腹式呼吸:患者取卧位或半卧位,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部,吸气时腹部隆起,胸部尽量不动,呼气时腹部下陷,胸部尽量不动。通过增加膈肌活动度,提高呼吸效率。老人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时要注意呼吸节奏缓慢、均匀,可从每次5-10分钟开始,逐渐延长训练时间。
(二)运动训练
1.步行训练:根据老人的体能状况,制定个体化的步行训练方案,从短距离、慢速度开始,逐渐增加步行距离和速度。步行训练可提高老人的心肺耐力,改善运动能力。例如初始可每天步行5-10分钟,每周逐渐增加步行时间和距离,以不引起明显气短等不适为度。
2.上下楼梯训练:在步行训练基础上,可进行上下楼梯训练,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和心肺功能。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老人过度疲劳,根据老人的体能逐步增加上下楼梯的次数和难度。
四、疫苗接种
1.流感疫苗:老人慢阻肺患者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可减少流感相关的并发症和急性加重风险。流感病毒感染是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重要诱因,接种流感疫苗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降低感染流感病毒的几率,从而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建议在每年流感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
2.肺炎球菌疫苗: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预防肺炎球菌感染引起的肺炎等疾病,降低慢阻肺患者因肺炎导致急性加重的风险。老人慢阻肺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或肺炎球菌结合疫苗,一般建议在医生评估后接种。
五、健康教育与管理
1.戒烟指导:强调戒烟对慢阻肺治疗的重要性,吸烟是导致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可减缓肺功能下降的速度,降低急性加重的发生风险。医护人员要向老人及其家属详细说明吸烟的危害,帮助老人制定戒烟计划,可采用药物辅助戒烟(如尼古丁替代疗法等,但要注意老人的个体差异和药物禁忌)、心理支持等多种方法帮助老人成功戒烟。
2.环境管理:指导老人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颗粒,如空气污染严重时减少外出,室内保持空气流通,使用空气净化器等。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因为呼吸道感染也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常见诱因。老人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在寒冷季节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时间等。
3.病情监测与随访:教会老人自我监测病情,如观察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的变化,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等。建议老人定期到医院进行随访,医生根据老人的肺功能、症状等情况调整治疗方案。例如每3-6个月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评估病情,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药物治疗等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