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应该怎么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具有气流受限特征、可预防治疗、呈进行性发展的疾病,与慢性炎症反应有关,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患病率高。通过症状评估、肺功能检查诊断监测,稳定期可戒烟、用药物(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康复治疗,急性加重期找诱因、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氧疗,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预防要避免危险因素、增强体质、接种疫苗
一、慢阻肺的定义与现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全球范围内,慢阻肺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7%,且患病群体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生活方式中吸烟、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等是重要的患病风险因素。
二、慢阻肺的评估与监测
1.症状评估:主要症状包括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等,可通过慢阻肺评估测试(CAT)等问卷进行初步症状评估,了解患者日常生活受影响程度。例如CAT问卷有7个问题,涉及咳嗽、咳痰、活动耐力等方面,得分越高提示症状越重,对生活影响越大。
2.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通过测定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占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FVC)<0.7可确定为持续气流受限。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能监测病情进展,一般建议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对于症状有变化的患者应及时复查。
三、慢阻肺的治疗措施
1.稳定期治疗
戒烟:戒烟是延缓慢阻肺病情进展最重要的措施,吸烟者患慢阻肺的风险显著高于非吸烟者,戒烟可减轻气道炎症,阻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包括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沙美特罗等)、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等)和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如罗氟司特)等,可舒张支气管,缓解气流受限症状,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例如沙美特罗能长效舒张支气管,作用持续12小时以上,可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
糖皮质激素:对于FEV?占预计值百分比<50%且有反复加重的患者,可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生活质量。
康复治疗:包括呼吸训练(如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运动训练(如步行、上下楼梯等)和营养支持等。呼吸训练可改善患者的呼吸肌功能,提高呼吸效率;运动训练能增强患者的运动耐力,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例如通过规律的运动训练,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可逐渐增加,提示运动耐力改善。
2.急性加重期治疗
确定急性加重诱因:常见诱因有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未规律使用药物等,应积极寻找并去除诱因。如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加重,可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等。
药物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可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剂、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剂等,必要时可联合使用,以迅速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
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能减轻气道炎症,缩短急性加重的病程,改善预后。一般口服泼尼松30-40mg/d,疗程5-7天;静脉使用甲泼尼龙40-80mg/d,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
氧疗:给予低流量吸氧,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2%,避免高浓度吸氧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对于伴有高碳酸血症的呼吸衰竭患者,应严格控制吸氧浓度和流量。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慢阻肺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β?受体激动剂可能会引起心悸等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同时,老年患者肺功能较差,康复训练时要循序渐进,避免过度劳累。
2.儿童患者:儿童慢阻肺相对少见,但如果儿童有反复的喘息、咳嗽等类似慢阻肺的症状,要仔细鉴别诊断。儿童患者在治疗时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避免接触过敏原、改善生活环境等,药物治疗要谨慎,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例如儿童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时,应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以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慢阻肺患者的治疗需权衡母亲和胎儿的利益。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安全性,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如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安全性相对较高的支气管舒张剂等,同时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胎儿的情况。
五、预防措施
1.避免危险因素:
戒烟:无论何时戒烟对慢阻肺都有保护作用,青少年应避免吸烟,成年人应尽早戒烟,同时要避免被动吸烟,减少吸入二手烟对呼吸道的损害。
减少空气污染暴露:在污染严重的天气尽量减少外出,使用空气净化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避免长期处于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污染环境中。
2.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增强机体免疫力,但要注意避免在寒冷、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剧烈运动。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功能。
3.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慢阻肺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从而减少急性加重的次数。一般建议每年流感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对于50岁及以上且无禁忌证的慢阻肺患者,可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