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折怎么治
颌骨骨折治疗遵循恢复咬合关系等原则,分保守和手术治疗,儿童与成人治疗有特点,康复分早期、中期、后期,需预防处理感染、下颌关节强直、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治疗方法选依据骨折情况等,不同人群治疗有注意事项,康复各阶段有相应要求,并发症需针对性预防与处理。
一、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
颌骨骨折的治疗主要遵循恢复咬合关系、解剖复位、固定稳定、早期功能锻炼等原则。治疗方法的选择需根据骨折的类型、部位、患者的全身状况等因素综合决定。
(一)保守治疗
1.适应证:适用于骨折段移位不明显、咬合关系基本正常的简单骨折,如无移位的线性骨折等。对于儿童患者,因其骨骼可塑性强,部分轻度移位的骨折可能通过保守治疗恢复。
2.方法:主要采用颌间固定,通过牙弓夹板将上、下颌牙齿固定在一起,使骨折段保持在正常的咬合关系上,一般固定时间为4-6周。同时,需要限制患者的下颌运动,进食软食或流质饮食。在保守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咬合关系恢复情况以及骨折段的愈合情况,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评估。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
骨折段移位明显:如开放性骨折、有明显移位影响咬合功能的闭合性骨折等。对于成人患者,若骨折移位导致咬合紊乱,影响咀嚼、语言等功能,通常需要手术复位固定。
多发性骨折或复杂骨折:涉及多个部位的颌骨骨折,手术可以更好地恢复颌骨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2.手术方法
切开复位内固定: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通过手术切口暴露骨折部位,将移位的骨折段准确复位后,使用钛板、钛钉等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恢复颌骨的外形和咬合关系,固定效果稳定,有利于骨折的早期愈合和功能恢复。例如,对于下颌骨体部骨折,可采用口内或口外切口,暴露骨折端后进行复位固定。
颧骨颧弓骨折的手术治疗:对于颧骨颧弓骨折,根据骨折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如颞部入路、口内前庭沟入路等,将移位的颧骨颧弓复位并固定,以恢复面部的外形和颧骨的正常功能。
二、不同人群颌骨骨折的治疗特点
(一)儿童患者
1.特点:儿童颌骨骨折具有骨骼生长潜力大、愈合速度快、可塑性强的特点。但儿童的配合度相对较差,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固定的稳定性和舒适性。
2.治疗注意事项:在选择固定方法时,尽量选择对儿童生长影响较小的材料和方法。例如,对于乳牙列期的儿童,颌间固定时要避免影响乳牙的正常替换和恒牙的发育。同时,要加强对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指导家长协助患儿进行术后的护理和康复,密切观察儿童骨折部位的愈合情况以及面部发育的对称性。
(二)成人患者
1.特点:成人颌骨骨折的治疗主要注重恢复正常的咬合功能和面部外形。成人的骨骼已经基本定型,骨折复位后需要更稳定的固定来促进愈合。
2.治疗注意事项:成人患者在术后需要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咀嚼肌等功能的恢复。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因为颌骨骨折可能会对面部外观产生影响,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等情绪,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三、颌骨骨折治疗后的康复
(一)早期康复(术后1-2周)
1.口腔卫生维护:术后要保持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漱口,防止伤口感染。对于固定的患者,要注意口腔内固定装置周围的清洁,可使用软毛牙刷轻轻清洁牙齿和口腔黏膜。
2.饮食调整:早期以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如牛奶、蛋羹、粥等,避免食用过硬、过黏的食物,防止骨折段移位或固定装置松动。
(二)中期康复(术后2-6周)
1.逐渐恢复咀嚼功能:在骨折固定相对稳定后,可逐渐过渡到软食,如面条、软米饭等。开始时先进行轻咀嚼动作,逐渐增加咀嚼的力度和时间,促进咀嚼肌的恢复。
2.下颌运动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下颌的张闭口、前伸、侧方等运动训练,防止下颌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但要注意运动的幅度和力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骨折移位。
(三)后期康复(术后6周以上)
1.全面恢复功能:当骨折愈合良好后,可恢复正常饮食。加强下颌的功能锻炼,如进行咀嚼口香糖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咀嚼肌的力量和下颌关节的灵活性。同时,定期进行复查,评估颌骨的功能恢复情况和面部外形的恢复情况。
四、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感染
1.预防: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在手术过程中要遵循无菌原则,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和食物残渣。
2.处理:如果发生感染,要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应处理。轻度感染可通过加强口腔护理和全身应用抗生素控制;如果感染较重,出现脓肿等情况,需要切开引流,同时调整抗生素的使用。
(二)下颌关节强直
1.预防:在颌骨骨折治疗过程中,避免长时间过度限制下颌运动,早期进行合理的下颌运动训练可以有效预防下颌关节强直。对于需要长期固定的患者,要定期评估下颌关节的活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处理:一旦发生下颌关节强直,轻度的可通过康复训练尝试改善关节活动度;严重的则需要通过手术进行关节成形等治疗,但手术难度较大,预后效果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三)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1.预防:保证骨折端的稳定固定,提供良好的局部血运是预防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重要措施。对于老年人等愈合能力相对较差的人群,要加强营养支持,保证充足的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促进骨折愈合。
2.处理:如果发生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可能需要再次手术进行植骨等处理,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