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阻肺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及急性加重期治疗。药物治疗有支气管舒张剂(如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甲基黄嘌呤类)、糖皮质激素(吸入型和口服型)、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非药物治疗包括氧疗、康复治疗(呼吸训练、运动训练、营养支持)、疫苗接种、避免危险因素;急性加重期需确定原因及严重程度,采取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氧疗、机械通气等治疗措施,不同患者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一、药物治疗
(一)支气管舒张剂
1.β?受体激动剂:可通过激动气道平滑肌的β?受体,舒张支气管,缓解气流受限。如沙丁胺醇,能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但可能引起心悸等不良反应,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谨慎使用,老年患者使用时也应密切观察。
2.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如噻托溴铵,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症状,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使用相对安全,但需注意避免药物进入眼睛引起不适。
3.甲基黄嘌呤类:如氨茶碱,可舒张支气管和呼吸肌,增加黏膜纤毛清除功能,但治疗窗较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老年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时需监测血药浓度,因其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二)糖皮质激素
1.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具有局部抗炎作用,能减轻气道炎症,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发作次数。适用于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对于儿童患者,需在医生严格评估下使用,关注长期使用对生长发育的影响;老年患者使用时要注意口腔真菌感染等局部不良反应。
2.口服糖皮质激素:对于急性加重期病情较重的患者,可短期使用泼尼松等口服糖皮质激素,能快速缓解症状,但长期口服会带来较多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感染风险增加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疗程。
(三)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
如罗氟司特,可抑制磷酸二酯酶-4,减少炎症介质释放,改善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健康状况,但可能引起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需谨慎,老年患者使用时也需关注其耐受性。
二、非药物治疗
(一)氧疗
对于存在慢性呼吸衰竭的慢阻肺患者,长期家庭氧疗可提高生存率,一般每天吸氧时间应大于15小时。吸氧浓度应根据血气分析调整,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2%。对于老年患者,氧疗时要注意吸氧装置的正确使用和氧流量的控制,避免氧中毒等并发症;对于合并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需监测血氧变化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二)康复治疗
1.呼吸训练:包括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可增加气道外口段阻力,防止气道过早塌陷,改善通气;腹式呼吸可增强膈肌活动度,提高呼吸效率。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可根据其身体状况调整呼吸训练的强度和频率,如老年患者体力相对较弱,可循序渐进进行训练。
2.运动训练:如步行、踏车等有氧运动,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运动训练需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导致不适。对于合并骨关节疾病的患者,可选择游泳等对关节压力较小的运动方式。
3.营养支持:慢阻肺患者常存在营养不良,尤其是老年患者。应保证摄入足够的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于食欲不佳的患者,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必要时给予营养补充剂,但需注意避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三)疫苗接种
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发生风险。流感疫苗每年接种,肺炎球菌疫苗一般接种一次或按需接种。对于儿童患者,接种疫苗可预防相关病原体感染;对于老年患者,能降低因感染导致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概率,需根据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疫苗接种禁忌证进行评估后接种。
(四)避免危险因素
劝导患者戒烟是至关重要的,吸烟是慢阻肺的主要危险因素,戒烟可延缓肺功能下降的速度。对于有吸烟史的患者,无论年龄大小,都应积极帮助其戒烟,可采用心理支持、药物辅助等多种方法。同时,避免暴露于空气污染、职业粉尘等环境危险因素中,对于从事相关职业的患者,需做好防护措施。
三、急性加重期的治疗
(一)确定急性加重的原因及严重程度
首先要明确急性加重是否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可通过血常规、痰培养、病毒检测等检查。同时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如通过血气分析判断是否存在呼吸衰竭,通过肺功能检查了解气流受限情况等。对于老年患者,病情变化可能较隐匿,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症状变化。
(二)治疗措施
1.支气管舒张剂:可继续使用速效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根据病情可增加剂量或频率,快速缓解支气管痉挛。
2.糖皮质激素: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等,能减轻气道炎症,缓解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但需注意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尤其是老年患者和有基础疾病者。
3.抗生素:对于出现脓性痰等细菌感染证据的患者,应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左氧氟沙星等,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使用。但需注意避免抗生素滥用,尤其是儿童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4.氧疗:纠正低氧血症,使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根据血气分析调整氧流量。对于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要避免氧浓度过高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5.机械通气: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患者,可能需要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适用于病情相对较轻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用于无创通气失败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在操作过程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置,关注患者的耐受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