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斑秃
斑秃是一种非瘢痕性脱发,病因包括遗传、自身免疫、神经精神、内分泌等因素。临床表现有局限性、多发性斑秃、全秃和普秃。诊断依靠临床检查、皮肤镜及实验室检查。治疗分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米诺地尔)、系统(口服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物理(光化学疗法、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多数局限性斑秃预后好,其他类型相对较差且易复发。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女性、老年人治疗各有注意事项。
一、斑秃的定义
斑秃是一种非瘢痕性脱发,常发生于身体有毛发的部位,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的脱发斑,脱发斑处皮肤光滑,无炎症、鳞屑或瘢痕等异常。
二、斑秃的病因
1.遗传因素:约25%的患者有家族史,遗传易感性在斑秃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斑秃患者,个体患斑秃的风险相对增加。不同种族人群,斑秃的发病率可能存在差异,研究表明某些种族人群相对更易患斑秃。
2.自身免疫因素: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毛囊,导致毛囊受损,毛发生长周期紊乱,进而引起脱发。患者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白癜风、甲状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患斑秃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显著升高。
3.神经精神因素:应激事件、长期焦虑、精神紧张、情绪波动等神经精神因素在斑秃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压力事件可改变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释放神经递质和细胞因子,影响毛囊微环境,诱导毛囊干细胞进入休止期,导致脱发。
4.内分泌因素:内分泌失调可能与斑秃相关,尤其是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患者,斑秃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激素水平的波动,如女性孕期和产后激素变化,也可能诱发斑秃。
三、斑秃的临床表现
1.局限性斑秃:最常见类型,表现为一个或几个边界清晰的圆形或椭圆形脱发区,直径通常在15厘米,脱发区皮肤光滑,无炎症、鳞屑。这种类型的斑秃常可自行缓解,毛发重新生长。
2.多发性斑秃:头皮出现多个脱发斑,大小和形状不一,可散在分布或相互融合。相较于局限性斑秃,多发性斑秃病情可能更严重,毛发再生难度更大。
3.全秃:整个头皮的头发全部脱落,脱发区皮肤光滑。全秃的发生可能与机体免疫系统过度活跃、对毛囊的持续攻击有关,病情相对顽固,治疗周期较长。
4.普秃:不仅头皮毛发全部脱落,眉毛、睫毛、胡须、腋毛、阴毛及全身毳毛等所有毛发均脱落。普秃患者的毛囊受损范围广泛,病情严重,对患者心理影响较大。
四、斑秃的诊断
1.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脱发部位的形态、分布,以及脱发区皮肤的情况,如是否光滑、有无炎症、鳞屑等,进行初步诊断。询问患者脱发的发生时间、发展过程,是否有相关诱发因素,如近期精神压力、疾病史等,辅助诊断。
2.皮肤镜检查:皮肤镜下可观察到斑秃区域毛发的特征性表现,如感叹号样发,即毛发近端较细,远端较粗,形似感叹号,对斑秃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还可观察到毛囊开口情况、毳毛数量等,有助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
3.实验室检查:通常进行血常规、甲状腺功能、自身抗体等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脱发的疾病,如贫血、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自身抗体检测可了解患者免疫系统状态,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五、斑秃的治疗
1.局部治疗:
外用糖皮质激素:如卤米松乳膏等,可减轻毛囊周围炎症,抑制免疫系统对毛囊的攻击,促进毛发再生。适用于局限性斑秃患者,一般需持续使用数月。
米诺地尔:是非特异性的毛发促生长药物,可扩张头皮血管,改善毛囊周围血液循环,刺激毛囊生长。男女患者均可使用,通常每天外用12次,一般需持续使用36个月才能见到明显效果。
2.系统治疗:
口服糖皮质激素:适用于病情进展迅速、全秃或普秃患者。通过抑制免疫系统功能,减轻对毛囊的损伤,但长期使用可能有较多副作用,需在医生密切监测下使用。
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等,适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或有禁忌证的患者。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控制病情发展,但使用过程中需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3.物理治疗:
光化学疗法(PUVA):口服或外用补骨脂素后,再进行长波紫外线照射,可促进毛囊从休止期进入生长期,刺激毛发再生。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直接照射头皮,可调节免疫系统,促进毛发的生长,每周照射23次。
六、斑秃的预后
多数局限性斑秃患者预后良好,在数月至一年内毛发可再生。但多发性斑秃、全秃及普秃患者预后相对较差,毛发再生困难,且易复发。部分患者即使经过积极治疗,仍可能残留不同程度的秃发。
七、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斑秃多与自身免疫和神经精神因素有关,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避免孩子学习压力过大。治疗时,外用药物应选择刺激性小的剂型,严格遵医嘱使用,避免孩子误食。由于儿童皮肤娇嫩,使用外用药物过程中若出现皮肤发红、瘙痒等不适,应及时告知医生。儿童斑秃的治疗周期相对较长,家长要有耐心,鼓励孩子坚持治疗。
2.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斑秃治疗药物中,部分可能对胎儿或婴儿有潜在风险,如口服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因此,孕妇及哺乳期女性患斑秃,应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心理调节、物理治疗等。如需使用外用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并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在治疗斑秃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药物治疗前,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评估风险。同时,老年人皮肤代谢功能下降,外用药物可能吸收较慢,治疗效果可能相对延迟,需耐心坚持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