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慢阻肺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及全身性症状等表现。治疗分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稳定期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祛痰药及长期家庭氧疗等,急性加重期要确定原因病情严重程度,用支气管舒张剂、低流量吸氧、抗生素等,且不同人群在治疗中需考虑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影响
一、慢阻肺的症状
1.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
年龄因素影响:不同年龄人群慢性咳嗽表现可能有差异,老年慢阻肺患者咳嗽可能更顽固,与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呼吸道防御机制减弱等有关。
生活方式影响:长期吸烟人群慢性咳嗽出现更早且更明显,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长期刺激呼吸道,损伤呼吸道黏膜,导致咳嗽等症状出现。
2.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病史影响:有长期慢阻肺病史且反复感染的患者,咳痰量通常较多,且脓性痰出现频率高,因为反复的炎症刺激导致呼吸道分泌更多黏液,细菌感染进一步加重痰液的脓性改变。
3.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是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主要原因,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性别因素影响:一般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可能因生理结构及激素等因素,对气短的耐受程度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
生活方式影响:吸烟男性慢阻肺患者气短出现往往更早且进展更快,因为吸烟对男性呼吸道的损害相对更明显,加速了气道阻塞和呼吸困难的进程。
4.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
年龄因素影响:老年慢阻肺患者喘息和胸闷症状可能更易在活动后诱发,且症状持续时间可能较长,与老年人肺功能储备差有关。
5.全身性症状: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特别在较重患者,可能会发生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
病史影响:长期慢阻肺病史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全身性症状可能更明显,如体重下降显著,因为疾病消耗增加而营养摄入相对不足,同时呼吸功能受限影响身体代谢等。
二、慢阻肺的治疗方法
1.稳定期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通过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缓解气道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常用的有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短效制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长效制剂)、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短效制剂;噻托溴铵长效制剂)、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等)。
年龄因素:儿童患者一般不推荐使用茶碱类药物,因为儿童对茶碱的代谢能力与成人不同,易发生不良反应;老年患者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时需注意药物的耐受性和可能出现的心血管等系统的不良反应,如β?受体激动剂可能导致老年患者心悸等。
生活方式:吸烟患者在使用支气管舒张剂治疗的同时需严格戒烟,因为吸烟会持续损伤呼吸道,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戒烟可减缓慢阻肺病情进展。
糖皮质激素:对于FEV?<50%预计值且有临床症状以及反复加重的患者,可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等。
病史影响: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病史的患者,如严重的骨质疏松、糖尿病未控制等,需谨慎使用糖皮质激素,应在医生评估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
祛痰药:对于痰不易咳出者可选用祛痰药,如盐酸氨溴索等。
特殊人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祛痰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部分祛痰药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需权衡利弊。
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呼吸衰竭者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一般用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1.0~2.0L/min,吸氧时间>15h/d。
年龄因素:老年慢阻肺患者长期家庭氧疗时,需注意吸氧装置的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可选择体积小、操作简单的吸氧设备,同时要定期监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根据情况调整氧疗方案。
2.急性加重期治疗
确定急性加重的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最多见的急性加重原因是细菌或病毒感染,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决定门诊或住院治疗。
支气管舒张剂:与稳定期治疗类似,可按需增加支气管舒张剂使用频率或剂量,如沙丁胺醇定量吸入器每次200~400μg,每24h不超过8~12喷;异丙托溴铵定量吸入器每次40~80μg,每天3~4次。
特殊人群:儿童急性加重期使用支气管舒张剂需严格按照儿童用药剂量调整,因为儿童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药物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应在儿科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剂量的支气管舒张剂。
低流量吸氧:发生低氧血症者可鼻导管吸氧,或通过文丘里面罩吸氧。一般吸入氧浓度为28%~30%,应避免吸入氧浓度过高引起二氧化碳潴留。
病史影响:有慢性二氧化碳潴留病史的患者,吸氧时需注意控制氧流量和氧浓度,因为这类患者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主要依靠低氧血症刺激呼吸中枢,过高浓度吸氧可导致呼吸抑制,加重二氧化碳潴留,应在医生监测下调整吸氧方案。
抗生素:当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痰量增多、有脓性痰时,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结合当地常见致病菌类型及药物敏感情况选用抗生素。如轻度加重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肟等;中度加重可选用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二代头孢菌素等。
特殊人群:孕妇急性加重期使用抗生素需格外谨慎,应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需在医生充分评估感染情况和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后选用合适的抗生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