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是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发病与吸烟、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有关,临床表现有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等,诊断靠肺功能检查等,危害包括对呼吸系统、全身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慢阻肺的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气流受限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
二、发病原因
1.吸烟:吸烟是慢阻肺最主要的发病因素,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如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黏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还可使氧自由基产生增多,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酶,破坏肺弹力纤维,诱发肺气肿形成。全球约80%-90%的慢阻肺患者有吸烟史,且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患病率越高。
2.职业性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变应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时,均可能产生与吸烟类似的慢阻肺。例如长期接触石棉、棉尘等的工作人群,慢阻肺发病风险增加。
3.空气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如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尘;室外空气污染中的PM2.5等细颗粒物,可损伤气道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长期暴露于污染空气中的人群,慢阻肺患病率升高。
4.感染因素:儿童期严重下呼吸道感染与成年时慢阻肺的发生相关。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发病和急性加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病原体有病毒(如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可导致气道炎症加重,损伤气道和肺组织。
5.遗传因素:α?-抗胰蛋白酶缺乏是慢阻肺的遗传危险因素。α?-抗胰蛋白酶缺乏可导致肺组织容易被蛋白酶破坏,从而增加肺气肿的发生风险。但遗传因素在慢阻肺发病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环境因素尤其是吸烟往往是更为重要的致病因素。
6.年龄和性别:随着年龄增长,人体肺功能逐渐下降,老年人慢阻肺患病率相对较高。性别方面,一般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男性吸烟率较高、职业暴露等因素相关。
7.生活方式:缺乏体育锻炼、营养不良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增加慢阻肺发病风险。例如,长期缺乏运动可使呼吸肌力量减弱,肺功能下降;营养不良会影响机体免疫功能,使呼吸道防御能力降低,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进而诱发慢阻肺。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期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
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部分患者在清晨较多;合并感染时痰量增多,常有脓性痰。
气短或呼吸困难:是慢阻肺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以致日常活动甚至休息时也感气短。
喘息和胸闷:部分患者特别是重度患者或急性加重时出现喘息;胸部紧闷感通常于劳力后发生,与呼吸费力、肋间肌等容性收缩有关。
全身性症状:在疾病的临床过程中,特别在较重患者,可能会发生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合并感染时可咳血痰或咯血。
2.体征
早期体征可无异常:随疾病进展出现以下体征。
视诊及触诊:胸廓前后径增大,剑突下胸骨下角增宽(桶状胸),部分患者呼吸变浅,频率增快,严重者可有缩唇呼吸等;触觉语颤减弱。
叩诊:肺部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降。
听诊:两肺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湿性啰音和(或)干性啰音。
四、诊断方法
1.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0.70可确定为持续气流受限。根据FEV?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可对慢阻肺严重程度进行分级:Ⅰ级(轻度)FEV?/FVC<0.70且FEV?≥80%预计值;Ⅱ级(中度)FEV?/FVC<0.70且50%≤FEV?<80%预计值;Ⅲ级(重度)FEV?/FVC<0.70且30%≤FEV?<50%预计值;Ⅳ级(极重度)FEV?<30%预计值或FEV?<50%预计值伴慢性呼吸衰竭。
2.胸部X线检查:慢阻肺早期X线检查可无明显变化,以后出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非特异性改变;也可出现肺气肿改变。X线胸片改变对慢阻肺诊断特异性不高,主要用于确定肺部并发症及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
3.胸部CT检查:高分辨率CT对辨别小叶中心型或全小叶型肺气肿及确定肺大疱的大小和数量,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助于慢阻肺的鉴别诊断,但通常不作为常规检查。
五、慢阻肺的危害
1.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持续气流受限会导致患者肺功能进行性下降,影响气体交换,使患者出现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长期的气道炎症和结构破坏还会使气道防御功能减弱,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而感染又会进一步加重慢阻肺的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2.对全身的影响:慢阻肺可引起全身多个系统的并发症。例如,长期缺氧可导致心血管系统受累,引起肺源性心脏病,出现右心衰竭等表现;还会影响患者的肌肉功能,导致骨骼肌萎缩、无力,影响患者的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同时,长期患病还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影响,出现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
3.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患者由于呼吸困难、活动受限等,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下降,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家务劳动和社交活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疾病的反复加重需要多次住院治疗,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