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CT表现
支原体肺炎的CT基本表现包括磨玻璃影、实变影、小叶间隔增厚、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不同年龄段表现有特点,儿童常以间质改变为主、病情变化快,成人表现多样;CT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轻度局限、中度较广、重度大片实变等;还可与病毒性、细菌性、过敏性肺炎通过流行病史、症状、实验室及CT表现等鉴别
一、支原体肺炎的CT基本表现
(一)磨玻璃影
是支原体肺炎常见的CT表现之一,多为淡薄、密度均匀的云雾状阴影,代表肺泡腔内有渗出、间质水肿等改变。其形成机制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泡炎症、间质炎性细胞浸润及肺泡内液体渗出有关。在儿童支原体肺炎中较为常见,不同年龄段儿童均可出现,但儿童由于肺部组织特点,可能在感染后更容易较快出现磨玻璃影。
(二)实变影
表现为肺部局部密度增高,呈实性改变,可累及一个肺叶或肺段。实变影内可见空气支气管征,即病变肺组织中可见充气的支气管影。这是因为实变的肺组织密度高于支气管内气体密度,从而衬托出支气管影像。成人和儿童支原体肺炎均可能出现实变影,但儿童的实变影范围可能相对成人更易变化,病情进展或恢复过程中实变影的范围和密度可能有较明显改变。
(三)小叶间隔增厚
表现为肺部小叶间隔呈线条状增厚,提示间质水肿或炎性细胞浸润。在支原体肺炎中,炎症累及间质,导致小叶间隔内液体增多或细胞成分增加,从而在CT上显示为小叶间隔增厚。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小叶间隔增厚的表现可能在程度和范围上有所差异,儿童的间质相对较疏松,小叶间隔增厚可能相对不如成人明显,但也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
(四)支气管血管束增粗
支气管血管束包括支气管、血管及其周围的间质组织,支原体肺炎时,炎症累及支气管周围及血管周围的间质,导致支气管血管束增粗。CT上表现为支气管血管束的直径增宽,边缘模糊。不同年龄患者的支气管血管束增粗程度可能不同,儿童的支气管血管束相对较细,感染后增粗可能更易被观察到,但需注意与其他肺部疾病相鉴别。
二、不同年龄段支原体肺炎CT表现特点
(一)儿童支原体肺炎CT表现特点
儿童尤其是婴幼儿,肺部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人不同,在支原体肺炎时CT表现有其特殊性。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常以间质改变为主,磨玻璃影相对常见,实变影相对较少,但随着病情进展,也可能出现实变影。而且儿童的病情变化较快,在CT随访中可能发现病变范围迅速改变。例如,短时间内磨玻璃影可能迅速进展为大片实变影,这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后炎症反应较为活跃有关。同时,儿童的支气管相对较细,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可能更易影响通气功能,在CT上观察到的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可能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提示作用。
(二)成人支原体肺炎CT表现特点
成人支原体肺炎的CT表现相对多样,实变影出现的比例可能较高。成人的肺部间质相对成熟,炎症累及时,除了间质改变外,肺泡实变的情况相对儿童更多见。但也有部分成人以磨玻璃影为主要表现,同样可能出现支气管血管束增粗、小叶间隔增厚等表现。成人的病情进展相对儿童可能较为缓慢,但也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例如有基础疾病的成人,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支原体肺炎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在CT上的表现可能与单纯支原体肺炎有所不同,会有基础疾病相关的肺部改变叠加。
三、支原体肺炎CT表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
(一)轻度支原体肺炎CT表现
轻度支原体肺炎在CT上主要表现为少量磨玻璃影,病变范围局限,一般不超过一个肺叶的1/3,支气管血管束增粗不明显,小叶间隔增厚较轻。患者临床症状相对较轻,如仅有轻度咳嗽、低热等。此时病情处于早期或较轻阶段,炎症主要局限在肺部的间质或少量肺泡,通过积极治疗,预后通常较好。对于儿童轻度支原体肺炎,由于其恢复能力相对较强,通过规范的抗感染等治疗,病变较易吸收。
(二)中度支原体肺炎CT表现
中度支原体肺炎CT上可见较广泛的磨玻璃影,病变范围累及一个肺叶的1/3-2/3,伴有一定程度的实变影,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较为明显,小叶间隔增厚也较轻度时加重。患者临床症状相对较重,可有中度发热、咳嗽较剧烈等表现。此时炎症累及范围较广,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中度支原体肺炎都需要积极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
(三)重度支原体肺炎CT表现
重度支原体肺炎在CT上表现为大片实变影,病变范围超过一个肺叶的2/3,可累及多个肺叶,实变影内空气支气管征明显,同时伴有广泛的间质改变,如小叶间隔增厚明显、支气管血管束显著增粗,还可能出现胸腔积液等表现。患者临床症状严重,可有高热、呼吸困难等表现。重度支原体肺炎病情凶险,需要及时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救治,儿童重度支原体肺炎由于其心肺功能储备相对较弱,病情变化更快,更需要密切监测和积极干预。
四、支原体肺炎CT表现与其他肺部疾病的鉴别
(一)与病毒性肺炎CT表现鉴别
病毒性肺炎也可出现磨玻璃影、实变影等表现,但病毒性肺炎的磨玻璃影分布可能更弥漫,实变影相对支原体肺炎可能更易出现融合,但也有例外情况。例如,腺病毒肺炎在儿童中可出现大片实变影,与重度支原体肺炎实变影较难鉴别,但病毒性肺炎一般有明显的流行病史,且病毒学检查可呈阳性,而支原体肺炎冷凝集试验等可能呈阳性,PCR检测支原体DNA可辅助鉴别。
(二)与细菌性肺炎CT表现鉴别
细菌性肺炎的实变影常为大叶性分布,边界较清楚,可伴有空洞形成等表现,而支原体肺炎的实变影多为小叶性或节段性分布,一般较少出现空洞。此外,细菌性肺炎多有高热、咳脓痰等表现,血常规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常明显升高,而支原体肺炎白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升高,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CT表现的综合分析可进行鉴别。
(三)与过敏性肺炎CT表现鉴别
过敏性肺炎有明确的过敏原接触史,CT表现为斑片状磨玻璃影,可伴有小结节影,病变具有游走性,即同一患者不同时间复查CT,病变部位可发生变化,而支原体肺炎一般无游走性特点,通过病史及CT动态变化可辅助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