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囊性乳腺增生是怎么回事
纤维囊性乳腺增生是常见乳腺良性疾病,好发30-50岁女性,与内分泌激素失衡等因素相关,有乳房疼痛、肿块等表现,可通过乳腺超声等检查诊断,治疗有非药物干预(心理调节、生活方式调整、乳房护理)和药物治疗,育龄及中老年女性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纤维囊性乳腺增生的定义
纤维囊性乳腺增生是一种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乳腺导管和小叶的囊性扩张、增生及纤维组织增生。它是乳腺组织的一种非炎症性、非肿瘤性的增生性病变,好发于30-50岁的女性,但也可见于其他年龄段女性,其发生与内分泌激素水平失调等因素相关。
二、发病原因
(一)内分泌因素
1.雌激素与孕激素失衡
正常情况下,女性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共同调节乳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修复。当各种原因导致雌激素水平相对过高或孕激素水平相对不足时,就会刺激乳腺导管和小叶过度增生。例如,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过大等因素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使得雌激素分泌增多,孕激素分泌相对减少,从而引发纤维囊性乳腺增生。这种内分泌失衡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中都可能出现,年轻女性可能因生活不规律等影响内分泌调节,中老年女性则可能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导致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2.催乳素水平异常
催乳素也参与乳腺的生理调节,当体内催乳素水平升高时,可能干扰正常的乳腺激素平衡,促进乳腺组织的增生。一些疾病如垂体微腺瘤等可能导致催乳素分泌增多,进而增加患纤维囊性乳腺增生的风险。
(二)其他因素
1.生活方式
长期高脂饮食的女性,体内脂肪组织可将雄激素转化为雌激素,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增加纤维囊性乳腺增生的发病几率。例如,经常摄入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脂肪食物的女性,相比饮食清淡的女性,患病风险可能更高。另外,吸烟、过量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内分泌系统,对乳腺组织产生不良影响,增加纤维囊性乳腺增生的发生风险。
2.遗传因素
有家族史的女性患纤维囊性乳腺增生的风险相对较高。研究表明,某些遗传基因的突变可能与纤维囊性乳腺增生的易感性相关。如果家族中有亲属患有该病,那么其他女性成员需要更加关注自身乳腺健康,定期进行乳腺检查。
三、临床表现
(一)乳房症状
1.乳房疼痛
疼痛多为周期性,与月经周期相关,月经前疼痛加重,月经后疼痛缓解或减轻。疼痛程度不一,可为胀痛、刺痛或隐痛等,疼痛可累及一侧或双侧乳房,可局限于乳房的某一部位,也可呈弥漫性分布。例如,有些女性在月经前一周左右开始感到乳房胀痛,随着月经来潮,疼痛逐渐减轻,月经过后疼痛基本消失,但下次月经前又会重复出现。
2.乳房肿块
肿块可单发或多发,呈结节状、片状或条索状。肿块大小不一,质地韧,与周围乳腺组织界限不清,可活动,少数与皮肤或深部组织粘连。肿块在月经前可能增大、变硬,月经后缩小、变软。比如,有的女性可摸到乳房内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月经前结节感觉更明显,质地相对较硬,月经后结节有所缩小,质地变软。
(二)其他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乳头溢液,溢液多为淡黄色或无色浆液性,少数可为血性。但血性溢液需要引起重视,进一步排查是否有其他严重病变。
四、诊断方法
(一)乳腺超声检查
乳腺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乳腺组织的结构,能发现乳腺内的囊性、实性肿块等病变。通过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等情况,有助于判断病变的性质。例如,纤维囊性乳腺增生在超声下常表现为乳腺导管扩张、多发低回声结节等表现。
(二)乳腺X线摄影(钼靶)
对于40岁以上的女性,钼靶检查有助于发现乳腺内的钙化灶等情况。纤维囊性乳腺增生在钼靶下可能表现为乳腺腺体密度增高、散在的点状或小片状钙化等,但钼靶检查对于年轻女性乳腺组织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因为年轻女性乳腺腺体相对致密。
(三)磁共振成像(MRI)
MRI对乳腺病变的敏感性较高,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在诊断纤维囊性乳腺增生时,可进一步明确病变的范围等情况,但一般不作为首选的筛查方法。
五、治疗与管理
(一)非药物干预
1.心理调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因为情绪因素与内分泌系统密切相关,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维持内分泌平衡。例如,通过适当的运动、冥想、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调节情绪。对于不同年龄的女性,调节心理的方式可有所不同,年轻女性可通过参加社交活动等方式放松心情,中老年女性可选择散步、瑜伽等相对舒缓的运动来调节情绪。
2.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均衡营养,减少高脂、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同时,要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有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女性,更要严格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以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或减缓病情进展。
3.乳房护理
选择合适的胸罩,避免过紧的胸罩压迫乳房,影响乳腺血液循环。定期对乳房进行自我检查,了解乳房肿块等情况的变化,一般每月月经结束后进行一次自我检查。如果发现乳房肿块等情况有异常变化,应及时就医。
(二)药物治疗
目前对于纤维囊性乳腺增生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如使用调节内分泌的药物等,但具体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一般不推荐低龄儿童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纤维囊性乳腺增生相关情况。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育龄女性
育龄女性患纤维囊性乳腺增生时,要注意在备孕、孕期等特殊阶段的乳腺变化。备孕前应进行乳腺相关检查,了解乳腺情况。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显著变化,乳腺可能会进一步增生,要注意观察乳房症状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同时,哺乳期要注意保持乳腺通畅,避免乳腺炎等情况发生,因为乳腺炎与乳腺增生可能相互影响。
(二)中老年女性
中老年女性患纤维囊性乳腺增生时,由于年龄增长,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要更加重视定期的乳腺检查。因为中老年女性患乳腺恶性肿瘤的风险相对增加,所以除了定期进行乳腺超声、钼靶等检查外,一旦发现乳房肿块等异常情况,要及时进一步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