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背肌筋膜炎有什么症状
胸背肌筋膜炎的症状及不同人群注意事项包括:症状上,有疼痛(性质有酸痛、胀痛、刺痛,部位集中在胸背部肌肉附着点且可放射,程度和变化因人而异)、肌肉紧张和僵硬(影响活动且受病情和心理状态影响)、压痛(在病变部位,其程度和范围与病情相关,有诊断意义)、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蚁走感,由炎症刺激神经导致);特殊人群方面,老年人治疗要综合考虑其他疾病,注意休息和康复锻炼;女性特殊时期要注意保暖和姿势,避免用有不良影响药物;儿童和青少年优先非药物干预,纠正姿势;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要及时休息,合理康复训练;患有其他疾病者需同时治疗相关疾病,注意日常姿势和康复训练。
一、疼痛
1.疼痛性质:胸背肌筋膜炎患者常出现酸痛、胀痛或刺痛感。酸痛通常较为持续,程度相对较轻,但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疲劳感;胀痛可能伴有局部的闷胀感,仿佛有气体或液体在肌肉内积聚;刺痛则较为尖锐,有时呈短暂发作,像针突然扎在皮肤上一样。
2.疼痛部位:主要集中在胸背部的肌肉附着点,如肩胛骨内侧缘、胸椎棘突两侧等。这些部位的肌肉和筋膜在日常活动中承受较大的压力和张力,容易受到损伤和炎症刺激。疼痛还可能放射至肩部、颈部和上肢,导致这些部位也出现疼痛和不适感。
3.疼痛程度: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与病情的严重程度、个体的痛阈以及日常活动和姿势等因素有关。在病情较轻时,疼痛可能仅在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过度劳累或受寒后出现,休息或改变姿势后可缓解;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可能会逐渐加重,持续时间延长,甚至在休息时也会感到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
4.疼痛变化: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通常在早晨起床时较为明显,这是因为夜间睡眠时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血液循环减慢,炎症物质在局部积聚,导致疼痛加重。活动后疼痛可有所减轻,但如果活动过度或姿势不当,疼痛又会加剧。在天气变化,如寒冷、潮湿时,疼痛也会加重,因为寒冷和潮湿会使肌肉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慢,炎症物质代谢受阻,从而加重炎症反应。
二、肌肉紧张和僵硬
1.肌肉状态:患者胸背部的肌肉会出现紧张和僵硬的情况,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变得紧绷,失去了正常的柔软度和弹性。这种肌肉紧张和僵硬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肌肉痉挛和收缩引起的。
2.活动受限:肌肉紧张和僵硬会影响胸背部的正常活动,导致患者的活动范围受限。患者可能难以完成一些日常动作,如弯腰、转身、伸展等,在进行这些动作时会感到疼痛和困难。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呼吸运动,使患者感到呼吸不畅。
3.影响因素:肌肉紧张和僵硬的程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在病情初期,肌肉紧张和僵硬可能较轻,对活动的影响较小;随着病情的发展,肌肉紧张和僵硬会逐渐加重,活动受限也会更加明显。此外,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对肌肉紧张和僵硬产生影响,长期的焦虑、紧张等情绪会导致肌肉进一步收缩,加重症状。
三、压痛
1.压痛部位:在胸背部的病变部位可出现明显的压痛,尤其是在肌肉附着点和筋膜的紧张处。常见的压痛部位包括肩胛骨内侧缘、胸椎棘突两侧、冈上肌、冈下肌等。用手指按压这些部位时,患者会感到疼痛加剧。
2.压痛特点:压痛的程度和范围也因人而异,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在病情较轻时,压痛可能较轻,范围较小;随着病情的进展,压痛会逐渐加重,范围也会扩大。压痛还可能伴有局部的肌肉紧张和硬结,提示肌肉和筋膜的损伤和炎症较为严重。
3.诊断意义:压痛是胸背肌筋膜炎的重要体征之一,医生通过检查压痛的部位、程度和范围,可以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病变部位,为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四、皮肤感觉异常
1.感觉异常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蚁走感等。麻木感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的感觉减退,患者对触摸、温度等刺激的敏感度降低;刺痛感如前文所述,较为尖锐;蚁走感则仿佛有蚂蚁在皮肤上爬行,给患者带来不适。
2.发生机制:皮肤感觉异常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神经末梢受损或受压引起的。胸背部的神经分布丰富,当肌肉和筋膜发生炎症时,炎症物质可能会刺激周围的神经,导致神经功能异常,从而出现皮肤感觉异常的症状。
3.影响:皮肤感觉异常虽然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但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心理压力,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皮肤感觉异常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肌肉和筋膜的弹性和韧性降低,更容易患胸背肌筋膜炎。在出现上述症状时,由于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避免使用对其他疾病有不良影响的药物。老年人的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康复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
2.女性:女性在生理期、孕期和更年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内分泌和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影响肌肉和筋膜的代谢和修复功能,增加患胸背肌筋膜炎的风险。在这些特殊时期,女性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和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姿势。如果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使用对胎儿或内分泌系统有影响的药物。
3.儿童和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胸背肌筋膜炎相对较少见,但如果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低头玩手机、弯腰驼背等,也可能会导致胸背肌筋膜炎。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较为敏感,在治疗时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方法,如物理治疗、按摩、热敷等。避免使用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同时要纠正不良姿势,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肌肉力量和身体素质。
4.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由于长期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和劳动,胸背部肌肉和筋膜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发生损伤和炎症。在出现症状后,应及时休息,避免继续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和劳动,以免加重病情。在治疗过程中,可以结合康复训练,逐渐恢复肌肉和筋膜的功能,但要注意训练的强度和频率,避免过度训练。
5.患有其他疾病者:患有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患者,由于脊柱和关节的病变可能会影响胸背部的肌肉和筋膜,增加患胸背肌筋膜炎的风险。在治疗胸背肌筋膜炎时,需要同时治疗其他疾病,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这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进行体检和康复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