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的区别
支气管炎与支气管扩张在定义、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鉴别及治疗原则上有区别。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主要由感染等诱发,表现为咳嗽咳痰等,胸部X线多无明显异常,诊断结合症状诱因等,治疗对症及病因;支气管扩张是支气管变形持久扩张,由感染和阻塞等致,有慢性咳嗽、大量脓痰等表现,HRCT可助诊,治疗控感染、通呼吸道等。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1.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发病机制主要与感染因素有关,如病毒(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是常见病因,另外,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过敏因素等也可诱发,长期的炎症刺激使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但一般不会导致支气管结构的永久性破坏。
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长期吸烟的人群、免疫力低下者等易患,男性和女性在发病率上无明显绝对差异,但长期吸烟的男性风险相对更高。
2.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主要病因包括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和支气管阻塞,感染会反复损伤支气管壁,引起炎症反应,阻塞会导致远端支气管分泌物引流不畅,进一步加重感染,最终破坏支气管结构。
儿童患者多因婴幼儿期支气管-肺组织感染(如百日咳、麻疹、肺炎等)引起,成人则常见于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有支气管阻塞因素(如肿瘤、异物等)的人群,同样各年龄均可发病,但有基础疾病或感染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支气管炎
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初期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随着病情进展可转为黏液脓性痰,咳嗽一般在晨起及夜间较为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喘息、气促,一般在活动后加重,全身症状较轻,如无继发感染,多无发热或仅有低热。
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略有差异,儿童支气管炎可能咳嗽症状相对更明显,且因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出现病情变化;老年患者可能咳嗽无力,咳痰不易排出。
支气管扩张
主要症状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咳嗽多为慢性、间歇性,每天咳嗽数小时至数天不等,痰液量较多,静置后可分为三层,上层为泡沫,中层为黏液,下层为脓性物和坏死组织。咯血可表现为痰中带血或大量咯血,咯血量差异较大。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杵状指(趾)。
儿童支气管扩张患者除上述表现外,还可能影响生长发育,因为长期的慢性感染和呼吸功能障碍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成人患者则可能因反复的病情发作影响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2.体征表现
支气管炎
早期可无明显体征,病情发作时可在双肺听到散在的干、湿啰音,啰音部位不固定,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
不同年龄人群体征差异不大,但儿童患者肺部听诊可能因胸廓、肺组织等发育尚未完善而有不同表现,如啰音分布可能相对较弥漫。
支气管扩张
典型体征为在病变部位可听到固定而持久的湿啰音,部分患者伴有杵状指(趾)。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表现。
儿童支气管扩张患者出现杵状指(趾)相对较晚,且可能因其他生长发育相关表现而被掩盖,需要仔细观察;成人患者杵状指(趾)相对更容易发现,且随着病情进展,发绀等表现可能更明显。
三、辅助检查
1.影像学检查
支气管炎
胸部X线检查多无明显异常改变,或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各年龄人群胸部X线表现相似,但儿童由于骨骼发育等因素,可能在判断肺纹理改变时需要结合年龄特点综合分析。
支气管扩张
胸部X线检查可见病变部位肺纹理增多、增粗,排列紊乱,有时可见卷发状阴影,继发感染时可见小液平。高分辨率CT(HR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支气管扩张的部位、范围和形态,表现为支气管呈柱状、囊状或曲张状扩张。
儿童进行HRCT检查时要注意辐射剂量的控制,需在专业医生评估下进行;成人则可根据病情需要合理选择检查方式。
2.实验室检查
支气管炎
细菌感染时,血常规可出现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痰涂片和痰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不同年龄人群血常规变化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免疫系统相对活跃,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变化可能更明显,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支气管扩张
合并感染时,血常规同样可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痰培养可明确致病菌,有助于针对性抗感染治疗。血清学检查可能在某些特殊感染情况下有异常表现。
儿童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时要注意标本采集的规范性,尤其是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成人则要注意结合病史和其他检查综合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支气管炎
根据咳嗽、咳痰等典型症状,结合病史中有感染、吸烟等诱因,再结合胸部X线等检查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后可诊断。
各年龄人群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影像学初步判断,但儿童需要更仔细排查是否有特殊的感染病因或基础疾病导致的支气管炎。
支气管扩张
根据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反复咯血等典型表现,结合HRCT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儿童支气管扩张的诊断需要更关注婴幼儿期的感染病史等,成人则要重视基础疾病的排查。
2.鉴别诊断
支气管炎与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多有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发作时双肺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呼气延长,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激发试验阳性,而支气管炎一般无这些典型表现。
不同年龄人群两者的鉴别要点相似,但儿童哮喘可能与病毒感染后诱发的喘息有关,需要注意与病毒性支气管炎鉴别。
支气管扩张与肺脓肿
肺脓肿起病急,有高热、咳大量脓臭痰,胸部X线可见局部浓密炎症阴影,内有液平面对。而支气管扩张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痰、咯血,X线表现为支气管扩张改变,可资鉴别。
各年龄人群鉴别要点类似,但儿童肺脓肿相对较少见,需要结合具体病史和检查综合判断。
五、治疗原则
1.支气管炎
主要是对症治疗和病因治疗。对症治疗包括止咳、祛痰、平喘等,如使用氨溴索等祛痰药物、沙丁胺醇等平喘药物。病因治疗如为细菌感染,可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
儿童患者在治疗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优先选择儿童适用的药物剂型,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有不良影响的药物;老年患者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及肝肾功能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等药物。
2.支气管扩张
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气道分泌物、处理咯血等。控制感染根据痰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用体位引流、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方法。对于大量咯血的患者,可采取止血等治疗措施,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儿童支气管扩张患者在治疗时,体位引流要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避免造成不适或损伤;成人患者手术治疗需要严格评估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充分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