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睾炎和睾丸炎有什么区别
附睾炎和睾丸炎在定义与发病部位、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对生育等方面的影响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存在差异。附睾炎分急慢性,病因有细菌、淋巴、血行感染等,表现为急慢性不同症状,诊断靠体格、实验室、影像学检查,治疗分急慢性不同方式,对生育有影响;睾丸炎同理,病毒或细菌感染致不同急慢性表现,诊断治疗有相应方法,对生育也有影响,儿童和老年患者患时各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发病部位
附睾炎:是附睾的炎症性疾病,附睾是位于睾丸后方的一对扁平器官,主要功能是储存和输送精子。附睾炎可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急性附睾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慢性附睾炎可由急性附睾炎迁延不愈所致,也可无急性炎症过程。
睾丸炎:是睾丸的炎症,睾丸是男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激素的重要器官。睾丸炎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睾丸炎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常见的病毒如腮腺炎病毒,细菌感染多由尿道逆行感染至睾丸。
二、病因差异
附睾炎病因:
细菌感染:多因尿道留置导管和尿道内器械检查诱发前列腺感染,进而蔓延至附睾。例如,经尿道器械操作、频繁导尿等情况,细菌容易从尿道侵入,引发附睾炎。性生活不规律、久坐、长时间骑车等因素也会增加附睾炎的发病风险,这些因素会导致会阴部反复充血,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
淋巴感染:较少见,如相邻器官的炎症通过淋巴系统传播至附睾,比如直肠炎症可通过淋巴途径感染附睾。
血行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病灶的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到达附睾,如患有扁桃体炎、龋齿、鼻窦炎等疾病时,病原体可经血液循环进入附睾引发炎症。
睾丸炎病因:
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腮腺炎病毒,流行性腮腺炎患者中约有20%-30%会并发睾丸炎,多见于青春期后期。腮腺炎病毒可通过血液循环侵入睾丸,引起睾丸的炎症反应。
细菌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多由泌尿系统感染的细菌经输精管逆行感染睾丸所致,如膀胱炎、尿道炎等疾病未及时治疗,细菌可沿输精管上行至睾丸引发炎症。
三、临床表现区别
附睾炎临床表现:
急性附睾炎:突然发病,患侧阴囊迅速出现疼痛、肿胀,疼痛可放射至腹股沟及下腹部,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查体可见附睾肿大、触痛明显,炎症较重时可波及睾丸,使睾丸与附睾界限不清,称为附睾睾丸炎。
慢性附睾炎:症状相对较轻,可出现阴囊隐痛、坠胀感,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腹股沟区。附睾可呈轻度肿大、变硬,有轻度压痛,部分患者可伴有输精管增粗。
睾丸炎临床表现:
急性睾丸炎:起病急骤,患侧睾丸迅速出现疼痛、肿大,疼痛可向腹股沟区放射,伴有高热、寒战、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查体可见睾丸肿大、质地变硬、触痛明显,阴囊皮肤红肿。
慢性睾丸炎:多由急性睾丸炎迁延不愈所致,睾丸呈慢性肿大,质地变硬,疼痛症状相对较轻,可伴有阴囊坠胀感。
四、诊断方法不同
附睾炎诊断: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查阴囊,观察阴囊是否红肿,触摸附睾的大小、质地、有无压痛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尿液检查可发现有无泌尿系统感染的迹象。病原学检查可通过尿道分泌物、精液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明确致病菌。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是常用的方法,可显示附睾肿大、血流信号增加等情况,有助于与睾丸扭转等疾病鉴别。
睾丸炎诊断:
体格检查:检查睾丸的大小、质地、有无压痛,同时注意是否伴有附睾炎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同样可见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病毒学检查可通过检测血清中腮腺炎病毒等相关抗体来明确是否为病毒感染所致。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发现睾丸肿大、回声不均匀等改变,对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五、治疗原则有别
附睾炎治疗:
急性附睾炎:需要卧床休息,抬高阴囊以缓解疼痛。选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一般疗程需要1-2周。疼痛明显者可使用止痛药物对症处理。
慢性附睾炎:如果有细菌感染证据,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同时可配合局部热敷等物理治疗来缓解症状。对于症状顽固、反复发作的慢性附睾炎,在符合手术指征时可考虑行附睾切除术。
睾丸炎治疗:
急性睾丸炎:卧床休息,局部冷敷或热敷(早期冷敷,后期热敷)。病毒感染所致的睾丸炎主要是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可使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在有明确病毒感染且符合用药指征时);细菌感染所致的睾丸炎则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用药原则与附睾炎相似。
慢性睾丸炎: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由附睾炎迁延所致则按照慢性附睾炎的治疗原则处理,同时要注意排查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病因,如泌尿系统的慢性感染等,需积极治疗原发病。
六、对生育等方面的影响差异
附睾炎对生育的影响:
急性附睾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会导致附睾管堵塞,影响精子的输送,从而影响生育能力。慢性附睾炎也会使附睾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影响精子的成熟和储存,进而对生育产生不利影响。此外,附睾炎还可能引起精液质量的改变,如精子活力下降、畸形率增加等。
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附睾炎对生育的影响有所不同。青少年时期患附睾炎,如果影响了睾丸的生精功能,可能会对成年后的生育造成长期影响;而成年患者如果及时规范治疗,部分患者仍可保留较好的生育功能,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生育问题。
睾丸炎对生育的影响:
急性睾丸炎如果病情严重,可破坏睾丸的生精功能,导致精子生成障碍,从而引起不育。例如,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睾丸炎,约有30%-50%的患者会发生睾丸萎缩,严重影响生育能力。即使睾丸未发生萎缩,炎症也可能影响精子的质量和数量。
慢性睾丸炎同样会对睾丸的生精功能和内分泌功能产生影响,导致精子异常,影响生育。不同年龄的睾丸炎患者,生育受影响的程度也不同,年轻患者由于生殖系统仍在发育或功能较为旺盛,睾丸炎对生育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而年长患者相对影响可能相对较小,但也会存在生育能力下降的情况。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附睾炎和睾丸炎:
儿童附睾炎和睾丸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要高度重视。对于儿童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睾丸炎,由于儿童时期身体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腮腺炎病毒引起的睾丸炎更容易导致睾丸萎缩等严重后果,因此在儿童患腮腺炎时,应密切观察睾丸情况,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
儿童附睾炎和睾丸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与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等因素有关。在治疗时,应选用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生素,遵循儿科用药的原则,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局部清洁。
老年附睾炎和睾丸炎:
老年患者患附睾炎和睾丸炎时,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在诊断和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患附睾炎时,感染不易控制,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同时进行抗感染治疗。
老年患者的症状可能不典型,如疼痛不明显,但局部红肿等表现可能较为突出。在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选择和剂量,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对老年患者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老年患者身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可能容易迁延不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