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及康复治疗,非手术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等情况,方法有牵引复位和外固定;手术用于移位明显等情况,方法有钢板螺钉和髓内钉内固定;康复分非手术和手术患者不同阶段进行;需防治肩关节僵硬、神经损伤、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等并发症,治疗和康复需根据具体情况并遵循相应原则。
一、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选择:对于无明显移位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如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手术,或骨折为裂缝骨折等情况可考虑非手术治疗。一般来说,骨折断端移位小于1cm,成角畸形小于15°的稳定性骨折多可采用非手术方法。不同年龄患者的耐受性不同,年轻患者若骨折无明显移位但因工作等因素对功能要求高,也可尝试非手术治疗,但需密切观察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
2.具体方法
牵引复位:可采用皮肤牵引或骨牵引的方法。皮肤牵引适用于儿童及年老体弱者,通过胶布粘贴于皮肤进行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骨牵引多采用尺骨鹰嘴牵引,牵引重量根据患者体重等因素调整,一般为3-5kg,牵引时间约2-3周,牵引过程中需定期调整牵引重量及位置,以达到复位骨折断端的目的。
外固定:牵引复位后可采用超肩小夹板外固定,小夹板固定时要注意松紧度,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固定时间一般为4-6周,固定期间要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复位情况及愈合情况。同时要指导患者进行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僵硬。
二、手术治疗
1.适应证选择
移位明显的骨折:对于骨折断端移位大于1cm,成角畸形大于15°的不稳定骨折,如青壮年患者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由于其对功能要求较高,多需手术治疗。此外,合并神经血管损伤的肱骨外科颈骨折也应及时手术治疗,因为神经血管损伤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不同性别患者在手术治疗的选择上,主要是基于骨折的具体情况,而非性别差异,但女性患者若处于特殊生理时期如孕期等,手术时机的选择需更加谨慎。
陈旧性骨折:对于受伤后超过3周的陈旧性肱骨外科颈骨折,若骨折仍有明显移位或影响肩关节功能,也需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多为切开复位内固定。
2.手术方法
钢板螺钉内固定:是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通过切开皮肤,显露骨折断端,将钢板放置于肱骨外侧等合适位置,用螺钉固定,以达到稳定骨折断端的目的。该方法适用于大部分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手术治疗,固定相对可靠,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及早期功能锻炼。
髓内钉内固定:对于某些类型的肱骨外科颈骨折也可采用髓内钉内固定,尤其是合并肱骨头骨折的情况。髓内钉固定具有创伤相对较小,对骨折端血运影响较小等优点,但需要根据骨折的具体形态选择合适的髓内钉。
三、康复治疗
1.非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
早期(1-2周):主要进行手指屈伸活动及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手指屈伸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手指关节僵硬,每次活动10-15分钟,每天3-4次;肩部肌肉等长收缩锻炼即肩部肌肉用力收缩但不产生关节活动,每次收缩持续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3-4次。此阶段要避免肩部的大幅度活动,防止骨折断端移位。
中期(3-6周):在骨折端有一定纤维连接后,可开始进行肩部的轻度外展、前屈等活动,但活动范围要逐渐增加,避免过度活动。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肩关节的钟摆运动,患者弯腰90°,患侧上肢自然下垂,做前后、左右摆动及画圈运动,每次10-15分钟,每天2-3次。同时继续加强手指的活动。
后期(6周以后):骨折临床愈合后,可逐渐增加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进行主动的肩关节外展、前屈、后伸、内旋、外旋等活动,可借助滑轮装置、体操棒等辅助工具进行锻炼,逐渐恢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功能。一般在骨折愈合后3个月左右,肩关节功能可基本恢复,但具体恢复情况因人而异,需要长期坚持康复锻炼。
2.手术治疗患者的康复
早期(术后1-2周):术后早期主要进行手指及腕关节的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肿胀及关节僵硬。手指可进行握拳、伸展等活动,每次活动10-15分钟,每天3-4次;腕关节可进行屈伸活动,活动范围逐渐增加。同时可进行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方法同非手术治疗患者。
中期(术后2-6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逐渐开始肩部的轻度活动。一般术后2周左右可开始进行肩部的前屈、外展等小范围活动,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牵拉导致内固定物松动等情况。可进行肩关节的被动活动,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帮助进行肩部的缓慢活动,活动范围逐渐增大。
后期(术后6周以后):骨折进一步愈合后,可加强主动的肩关节功能锻炼,锻炼方法同非手术治疗患者的后期康复,但由于手术患者内固定的存在,在活动范围的增加上要更加谨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恢复肩关节的正常功能。一般术后3个月左右可基本恢复肩关节的大部分功能,但仍需继续进行功能锻炼以巩固效果。
四、并发症的防治
1.肩关节僵硬
原因:无论是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的患者,长时间的固定及缺乏有效的康复锻炼是导致肩关节僵硬的主要原因。骨折后肩部制动时间较长,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容易发生粘连,从而导致肩关节活动受限。
防治:在骨折固定期间要积极进行康复锻炼,如非手术治疗患者早期的手指活动及中期的肩部轻度活动,手术治疗患者早期的手指、腕关节活动及中期的肩部小范围活动等。康复锻炼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一旦发生肩关节僵硬,可在康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更积极的康复治疗,如推拿、按摩、理疗等,必要时可在麻醉下进行肩关节的手法松解,但手法松解要谨慎操作,避免造成骨折断端再移位等并发症。
2.神经损伤
原因:在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尤其是手术治疗时,可能会损伤周围的神经,如腋神经等。骨折断端的移位可能直接压迫神经,手术操作过程中也可能因解剖结构的暴露、器械的使用等导致神经损伤。
防治:术前要详细了解骨折的情况,评估神经损伤的风险。手术中要精细操作,避免过度牵拉神经。对于已发生神经损伤的患者,要根据神经损伤的程度进行相应的处理。如为神经压迫导致的损伤,可通过手术解除压迫;如为神经断裂等严重损伤,可能需要进行神经吻合等手术治疗。同时,术后要密切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12等辅助神经恢复,但具体药物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且要注意药物的禁忌证等情况。
3.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原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的原因包括骨折断端血运破坏严重,如肱骨外科颈骨折为粉碎性骨折时,骨折断端的血运受到较大影响;固定不牢固,无论是非手术治疗时的固定不佳还是手术治疗时内固定物松动等情况,都可能导致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患者的全身状况不佳,如老年患者伴有骨质疏松、营养不良等情况,也会影响骨折的愈合。
防治:对于骨折断端血运破坏严重的患者,在治疗时要尽量采取有利于恢复血运的治疗方法,如手术治疗时尽量减少对骨折断端血运的进一步破坏。固定要牢固,非手术治疗时要确保牵引及外固定的效果,手术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内固定物并确保固定牢固。对于全身状况不佳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补充营养、治疗骨质疏松等,以促进骨折的愈合。一旦发生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增加营养支持、再次手术加强固定等。